青岛铁检:人民监督员建言与检察履职形成合力
铁路安全隐患消除了
本报讯(记者匡雪 通讯员张雯 毕萨)从人民监督员提出建议,到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彻底清除,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不仅守护了钢铁动脉的安全畅通,更勾勒出公益诉讼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图景。
2024年5月28日,在青岛铁检院“检察开放日”现场,山东省人民监督员、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护路办副主任马连松提到,某区段铁路沿线建有废品回收站,每逢大风天气,塑料棚膜等废品犹如失控的风筝,不断冲击接触网,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
马连松说,此类隐患已列入全路年度重点安全隐患治理清单,但单纯依靠铁路企业开展物理隔离、巡查清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希望西甲直播通过公益诉讼切实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针对这一线索,青岛铁检院高度重视,迅速联合人民监督员、相关铁路单位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某区段铁路安保区内建有三处废品回收站,占地约3700平方米,露天堆放塑料制品800余吨,还违规搭建了抗风等级不足8级的400平方米彩钢板房。由于该段地形特殊呈“凹”状,铁路处于地势最低的位置,如遇大风天气,堆积的塑料袋极易缠绕在接触网上,彩钢板也有被大风刮至铁路线路的可能。马连松担忧地说:“这很可能引发接触网断电、列车紧急制动、设备损毁等连锁反应,严重威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输秩序。”
“当地农业以果树种植为主,种植过程中需要给果实套袋,所以塑料废品比较多。”废品回收站经营者向检察官介绍当地情况,并如实反映了他们的难处。“今年塑料制品卖不上价,而且我们这里比较偏僻,回收的不愿上门,就存在这里了。”
因该案事关铁路行车安全,青岛铁检院在多次深入调查、分析原因后,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及时帮助清理铁路沿线周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加装防风围挡,加固彩钢板房,并落实好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加强对铁路沿线企业、社区和村(居)民的爱路护路教育。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积极响应,制定方案并立即整改。整改完毕后,检察官邀请马连松及铁路企业工程师一同验收。看着三家回收站增设的防风网高度全部达标,彩钢房已加固,马连松感慨:“这些防护网兜住的不只是垃圾,更是千万旅客的出行安全!”
案件办结后,青岛铁检院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普及铁路安全知识,大大提高了沿线居民的爱路护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