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72岁的张大爷攥着材料袋,站在改造后的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门口。台阶旁新装的银色扶手泛着暖光,他试探着迈上缓坡,检察官立刻迎上来:“您慢慢来,我扶着您!”
走进大厅,助听器、老花镜、急救药品、放大加粗版的《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等一应俱全,老花镜按度数分类摆放在咨询台的两侧。“上次来这儿时看不清字也听不清话,现在方便多了!”张大爷长舒一口气。
原来,2月中旬,张大爷因房产纠纷想要申诉,不清楚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子女又在外地工作,便独自一人来到常熟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咨询。因语言交流不畅,眼花看不清字,他急得团团转。最终,检察官把需要补充的材料逐条列出后,交给张大爷带回家准备。
时隔半个月,张大爷再次来到常熟市检察院。检察官翻阅申请监督材料后,用方言解释了《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提供了老花镜和大字版的《民事诉讼监督申请书》,并引导他准确填写。随后,检察官告知张大爷将在七日内以电话形式回复案件受理情况,并提醒他注意接听。
“这些改动看着小,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可是大事。”临走时,张大爷笑着感谢检察官。据了解,常熟市检察院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办案区开展适老化改造,不仅配备了服务设施,还增设“乡音询(讯)问”“乡音接访”等服务,切实为接待高龄当事人提供便捷保障。
(本报通讯员金梦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