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袋军人病历险成废纸
山西侯马:依法监督推动规范军人病历档案管护
本报讯(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这是我1991年因公致残的病历档案,终于在这儿找到了!”近日,河北籍退伍老兵武某某来到山西省侯马市,在某部队侯马管护区的档案室里,颤抖着手指抚过一份泛黄的病历档案。这份由侯马市检察院推动保护的军人病历档案,不仅圆了老兵的寻档梦,更成为他申请优抚待遇的关键依据。
2022年5月至6月,李某某多次来到侯马市原某军医院家属院,盗走该医院1974年至2004年的部分纸质病历,将其转卖至废品收购站。这些病历里含有相关驻军单位军人诊疗记录,涉及部队番号、军人隐私等涉密信息,关乎退伍军人评残优抚等重要权益。案发后,已追回71袋病历共计1.828吨。
公安机关立案后,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停滞。2024年11月,侯马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发现,该案及其他多个案件存在“立而不侦”问题,遂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公安机关很快进行了书面回复并加快侦办。今年5月,该案被移送审查起诉。经侯马市检察院提起公诉,7月28日,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涉案地的档案管理存在不规范问题。涉案医院2004年撤编后,历经多次隶属关系调整,档案存放点从专用档案室转移至家属院民用住房,既无安防设施,也未明确管护责任。对此,该院与某部队侯马管护区沟通,督促其将追回的病历及剩余病历档案全部转移至某军事管理区,并开展“档案守护行动”,设立专用档案室,组织专业力量对病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登记造册,建立索引目录。
1978年入伍的武某某,曾在临汾服役。一次战友聚会上,一句“服役期间伤残可评优抚”的闲谈,让他有了找回病历的想法。而这份珍贵的病历,恰是侯马市检察院在办案中依法追回并推动规范管护的档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