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宵鹏 通讯员刘成江 师婷婷)河北省广宗县人民检察院近日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对辖区临期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发现辖区临期食品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同时各部门形成常态化、全环节协同监管机制。
今年6月,广宗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公益诉讼数智平台”上发现线索,反映一些乡镇小超市售卖临期牛奶、火腿肠、方便面、辣条等问题。该院对辖区各大超市以及部分农村食品经营门市展开调查,发现临期食品和新鲜日期的食品混杂在货架上。随后,该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建议由市场监管部门把好“入口关”,从建设标准、生产条件等方面严把登记注册关;由经营者把好“出口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对临期食品开展全链条“体检”。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33家城乡小超市进行联合检查,对违规经营门市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要求商家在食品临期(如到期前7天或15天)时,必须在醒目位置贴上统一格式、颜色醒目的“临期食品”标签,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整改到期后,组织对临期食品抽检17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群众餐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