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确实不该拿。”8月上旬的一天,经过河南省三门峡市检察院检察官核查,一名正在服刑的人员主动退回了违规领取的3万余元养老金。这一变化,源于该院研发的涉刑参保人员养老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挥的作用。
养老金发放关乎社会保障制度有序运行。在办案过程中,办案检察官发现涉刑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涉及多部门,因存在信息壁垒,出现违规发放问题,造成国有财产流失。聚焦办案难点痛点,该院运用大数据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构建起跨部门的监督体系。
该模型数据主要来源于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本地区涉刑人员生效判决数据,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掌握的监狱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看守所服刑人员数据,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养老金发放数据等三类数据。这些数据均为结构化格式,无须复杂处理即可直接使用,基层检察院均可便捷获取。
在模型设计上,该院针对缓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不同刑罚类型设置了差异化监督规则,通过公民身份号码关联上述三类数据,批量筛查服刑期间违规发放、待遇计算错误等问题,覆盖养老金发放全流程。不同于传统“一案一查”模式,该模型能快速锁定异常线索,显著提升监督效率。
模型研发后立即投入应用。该院通过模型比对碰撞数据,筛查出15条线索。经核实,5名罪犯在服刑期间违规领取养老金,4名罪犯存在养老金计算错误。目前,相关问题均得到依法纠正,不仅如此,该院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会签数据共享与协作机制,为河南省西甲直播开展相关专项治理提供了示范。
“数字检察不仅能精准发现个案问题,更能推动制度完善。”该院副检察长刘占军表示,模型的应用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既守护了国有财产安全,也维护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权威。
(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王飞 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