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起保护“她”权益
天水秦州: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本报讯(记者南茂林 通讯员温袁森)“我们通过专题学习、签订监护协议、深入摸排走访、修订村规民约等方式,落实基层治理主体责任,全方位构建特殊群体保障机制。”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检察院检察官樊华就一起涉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建议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时,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4月,秦州区检察院聚焦残疾妇女性侵害和家庭暴力问题,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经走访调查发现,相关行政部门在预防和制止相关问题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智力残疾妇女一般有易于诱骗、无法有效反抗、难以主动维权、家庭关注度低等弱点,加害者往往利用这些弱点实施侵害。”樊华在实地走访时发现,此类案件隐蔽性强、社会危害大,单一的刑事打击难以实现溯源治理。
4月1日,秦州区检察院依法对此立案。“制发检察建议前,我们专门组织召开了听证会,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人民监督员以及妇联、残联代表和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深入交流。”樊华介绍。
听证会上,听证员一致认为相关行政部门在落实预防和制止性骚扰措施、保障残疾人权益、督促检查村规民约等方面存在履职不到位情况,与妇联、残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也有待加强,建议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构建全面保护体系。
4月15日,秦州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采取务实举措密切联系特殊群体、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切实保护妇女权益和残疾人人身权益,并加强与妇联、残联的协作配合,构建全面保护网络。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并扎实开展整改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对辖区精神残疾人进行全面摸排梳理,逐一确定监护人并签订监护协议;通过与残联、民政等部门协同配合,构建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的保障机制,切实筑牢残疾妇女权益保护防线。
在办理涉妇女权益保障、反性骚扰、反家庭暴力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同时,秦州区检察院还持续深化与妇联等相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加强相关法治宣传,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