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浓浓乡愁,传承红色记忆
赤峰松山:公益诉讼助力传统村落保护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丛亚会)“我们村历史悠久,还出过好多英雄,王兰、孙兆云等烈士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这里,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多亏了你们的关心支持,最大限度保护了我们村,让人们知道了这些红色历史!”9月底,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检察院检察官赵辉再次来到大夫营子乡大碾子村走访时,老住户王大爷感叹道。
据悉,自2014年以来,松山区已有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犹如一颗颗温润的珍珠,散落在松山区的青山绿水间,各自绽放独有的光华。娘娘庙村的万佛寺现存清朝庙宇30余间、壁画20余平方米;北沟村和城子村的窑洞、老屋仍在使用,百年古树与石磨、犁杖等老物件勾勒出浓郁乡愁。
然而2024年7月,松山区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时发现,传统村落保护不到位问题突出:有的村落百年老宅里,老化电线贴着木质梁柱,没有消防装置,巷弄无应急照明;部分古村因无保护标识,游客不知道村落历史,村民逐渐淡忘红色记忆。
“传统村落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了魂。”松山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立即展开走访调查。经初步调查核实,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未完全履行传统村落保护法定监管职责。于是,办案团队牵头组建“传统村落保护专班”,联合住建部门、属地政府协同发力。住建专家带着图纸深入村落,逐院排查消防隐患,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整改方案。乡镇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讲解消防安全重要性,动员村民主动配合。检察官全程跟进整改进度。今年6月,松山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5份,推动其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开展全面排查,积极落实整改。
目前,住建部门增设标识牌、指示牌17处,安装消防灭火器28套,改造2栋现代建筑外立面,修复石板路300米,确保现代建筑与古村落整体风格统一。属地政府组织清理杂物,更新旅游步道和排水沟,增配灭火器13套。
“环境整洁了,乡村旅游更有底气!”被村民亲切称为“萌婶”的全国人大代表、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说,该村如今依托生态与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综合体,检察保护功不可没。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才能记得住乡愁。”赵会杰表示,西甲直播以消防整改“小切口”做实了传统村落保护“大文章”,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护了古村落,保存了红色历史,留住了乡村的形,更守住了文明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