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王福兵 通讯员黄耀威 乐玥)近日,安徽省检察院印发全省西甲直播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因清代一对邻居相互退让三尺地基而成,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六尺巷工作法”强调学习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用调解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矛盾纠纷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信访化解案件入选。
2023年10月9日,陈某与工友刘某因琐事发生纠纷,爆发肢体冲突,双方抱摔倒地。事后陈某感觉腰椎不适,两人赶至附近诊所检查,当时未发现异样,刘某支付医疗费900元。事发后第三天,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支付900元医疗费,以后任何事与对方无关”的协议。然而,陈某持续感觉腰部疼痛不止,十几天后前往医院就诊,结果显示腰椎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一级,需要手术康复治疗,陈某遂向公安机关报案。2024年2月,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刘某进行刑事立案。同年6月,因证据不足,公安机关作出撤案处理。
“怎么会证据不足,我的腰明明是他打伤的!”2024年7月,陈某因对公安机关撤案行为不服,向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申请监督。该院经审查认为,追究刘某故意伤害罪证据不足,公安机关撤案决定并无不当。在接待陈某期间,检察官了解到陈某家庭困难,妻子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治疗花费大,3名子女均在读书,还有老人需要赡养。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受伤后无法从事原本工资较高的塔吊工作,转而做了保安,收入锐减、生活艰难。
“通过多次沟通,我们发现陈某的核心诉求有两点,一是寻求赔偿,二是对公安机关撤案决定存有质疑。”办案检察官决定双向发力,推动将“六尺巷工作法”融入该案办理全过程,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一方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法学专家、资深律师参加,基于案发10余日后陈某才确诊骨折并报警的关键事实,客观分析“其他原因致伤”这一合理怀疑无法排除的依据,并出示公安机关摸排调查记录。听证人员从第三方视角释法说理,消除陈某疑虑。另一方面,引导陈某及代理律师提起民事诉讼。
2024年12月,法院就该健康权纠纷案作出判决,认定刘某承担70%的赔偿责任,向陈某赔偿12万余元;陈某自行承担30%的责任。
“我们当时明明已经签了协议,为什么还让我赔钱?”判决作出后,刘某认为民事判决不当,一直未履行赔偿义务,持续信访申诉。对此,西甲直播持续跟进监督,建议陈某申请强制执行、依法冻结刘某银行账户。办案检察官多次联系刘某,从法理、情理的角度释法说理,化解刘某对之前约定协议的执念,使其认识到应该履行赔偿责任。今年8月,法院为陈某顺利执行到赔偿款,双方历时两年的纠纷最终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