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你评我说·检察官看《第二十条》】做正确的事,即使会有代价!
时间:2024-02-26  作者:潘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字体:  

检察题材电影《第二十条》春节档全国热映,艺术地诠释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甲直播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你评我说·检察官看《第二十条》”专栏,邀请检察人员畅谈观影感受,一起探讨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答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

艺术表达的现实观照:在笑与泪中感悟公平正义真谛

“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面对检察官韩明“既往案例都是这么办的”的说法,检察官吕玲玲字字铿锵、态度坚定。

近日,法治题材影片《第二十条》热映,这部影片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在情与理、人文关怀与刚性法条的平衡求索中,探寻“什么是公平正义”的真正解答。

观影过程中,插科打诨式的“嬉笑怒骂”、老少咸宜的“抖包袱”、循序渐进的事件情节铺陈、集中的戏剧冲突爆发,让我们的情绪在笑与泪之间反复“横跳”。

电影《第二十条》剧照。(来源:豆瓣)

面对长期凌辱自己与残障妻子的村霸刘文经,村民王永强在刘文经扬言要砍死自己并去车上拿刀时,失手将刘文经扎死,却面临着可能以故意伤害罪甚至故意杀人罪起诉。而他深陷绝望与痛苦的残障妻子郝秀萍只能以跳楼来为丈夫讨公道。

见义勇为却被判刑的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在最后一次上访途中遭遇车祸,其未成年女儿将历年来为给父亲讨还公道、寻求公平正义而手写的申诉材料撕碎,痛哭着向韩明发出灵魂拷问:“我爸有罪吗?对他的判决公平吗?”

韩明之子韩雨辰因阻挡校霸出手反倒被告要被拘留,父母为了他的学业与前途,低三下四到处找人寻求和解,希望韩雨辰能够向校霸道歉。韩雨辰从一开始坚持自己为正义出手没错,到后来是非观和正义感被混淆,面对小混混的殴打已经不敢还手了,因为他不确定会不会再给家庭惹来麻烦。

每一条故事线的进展与交汇不禁让我们将自身带入到电影情境中:见义勇为是否真的有代价?当我遇到危险时会有人挺身而出吗?难道只能用生命来换取公平正义吗?

这三条故事线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正当防卫”的判定在现实案件中有着模糊的边界。诚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司法惯例束缚,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事实、证据认定较复杂,“死者为大”“杀人偿命”社会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适用。

而以2018年西甲直播直接指导下办理的昆山反杀案为标志,司法机关近年来依法办理了赵宇见义勇为案、河北涞源反杀案、浙江盛春平案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正当防卫案件,让这一“沉睡”条款被唤醒,鼓励民众见义勇为,向不法侵害作斗争。

电影《第二十条》剧照。(来源:豆瓣)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常人即不能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有热忱,这就会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性的体现”。但法律并不是刻板的条文,刚性的法律也内含柔性。在人性与法律产生冲突时,法律展现出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第二十条》就对法律内核中蕴含的人性、道义、自由、平等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充分展现了法律在面对弱势群体时的柔性与关怀,展现了在正义与良知面前法律条文强度之外的温度。

本片艺术化地呈现了“沉睡”的正当防卫法律条款被“激活”,其背后反映出的是西甲直播办案理念的更新与司法实践的进步,刚柔并济的法律背后是对天理、国法、人情的融合,是对“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一朴素检察为民情怀的充分实践。检察官韩明从遵循司法惯例办案到最终意识到“遵循司法惯例的判决让他送了命”,在听证会上慷慨陈词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准确呼应了始终贯穿于三条故事线中的对于公平正义的呼唤与追求。而《第二十条》正是这一检察理念转变、司法实践更新的最佳艺术注脚。

“不完美”的角色: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剧中的韩明与吕玲玲正是现实中检察官群像的生动写照:他们热爱检察事业,但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会为了案子废寝忘食、为了守住底线不怕得罪人,同时也在为生活奔波劳碌,也会为琐事而烦恼。

电影《第二十条》剧照。(来源:豆瓣)

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其形象已全然突破了人们对于检察官的“刻板印象”——严肃、无趣、疏离感,而变得接地气、变得生动和鲜活。韩明是审查案件的检察官,但首先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拥有自己生活、一个会有矛盾和危机并且面对矛盾危机会感到无力和失措的人,生活中的他与普通人并无二致。他圆滑老道,能在混乱之局中“平事儿”,面对集体闹事的康村混混,以一句“我来”来平复对立情绪;他善于做同事与领导之间的“和事佬”,在领导批评同事时进行情绪安抚;他有被家庭琐事与孩子成长所烦扰的一面,自我调侃进入“中年危机”,面对妻子时唯唯诺诺;但同时他也有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底线,当发现帮忙向教导主任说情的人竟是案件相关人时,立刻回避并说出“一码是一码”。最终,在张贵生遭遇车祸、郝秀萍跳楼、自己的孩子见义勇为反被霸凌这三条故事线交汇之时,韩明勇敢站出来呼喊“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电影《第二十条》剧照。(来源:豆瓣)

与韩明的行事方式大相径庭的就是高叶饰演的检察官吕玲玲,她说话直截了当、办事风风火火,面对领导与公安同仁时的“直面硬刚”,刻画出了一个鲜活的“女汉子”检察官形象,这在“她不是男的吗”“今天找刀明天找人的”“轴哏”“又臭又硬的”——这些旁人提起她时会脱口而出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吕玲玲始终“死磕”“刀在哪里”——这个认定王永强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报复泄愤的关键证据上,并为此遭受同仁质疑、被上级停职、受处分也在所不惜。

本部影片在观众和法律间搭建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桥梁,同时也对检察官群像进行了深入刻画——他们不够完美,其形象却依旧丰富、立体而非脸谱化。剧中的韩明也有犹疑、怯懦的时候,但正义的底色让他克服了人性中的弱点。

其实,韩明的圆滑老道并不影响他客观公正的底线,吕玲玲的执着坚毅更让我们理解一个检察官内心的良知与坚守。韩明与吕玲玲用迥然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出了对法律职业相同的追求与崇敬。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导演张艺谋成功地让我们与“不完美”的检察官共情,于无形中消解了代表官方的角色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感。

写在最后

去做正确的事,即使会有代价!

随着影片进入尾声,我们揪着的心、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了,剧中三条时刻牵绊着观众情绪的故事线也终于有了结果:

郝秀萍大难不死,王永强被不起诉,无罪释放后与妻女团聚;张贵生被追授见义勇为称号,未成年女儿生活有了着落;校霸欺凌行为被证实,教导主任撤案,韩雨辰被正名;康村的村霸势力成员受到了法律严惩。

电影落幕,而“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的回响却时时在耳边萦绕,剧中人物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换取来的公平正义更显分量,却也沉甸甸的。

在现实的检察工作中,行为的界限不一定那么明确,罪与非罪也并非那么分明,比查明事实真相更需要关注的是,我们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来实现公平与正义。

相较于寄希望于像吕玲玲般的检察官们的执着与抗争,我们更应该在每办理一起案件时严把证据关,以证据为核心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确保证据体系完整性,提高指控犯罪的精准度;

相较于依赖如韩明那般在多维因素刺激下的“觉醒”,我们更应该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审查案件,不能将法律的客观专业与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割裂开来;

相较于办案时注重套用法条、参考既往判例的做法,我们更应该多多兼顾法、理、情三者的关系,在抽象的法条之外关注到案例中那些鲜活的人与事,多多思考案件办理会给社会、给未成年人、给当事人传递出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面对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最朴素的期待,我们必须心存敬畏,久而弗懈。

[责任编辑: 于春贺]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