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题材电影《第二十条》春节档全国热映,艺术地诠释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甲直播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你评我说·检察官看《第二十条》”专栏,邀请检察人员畅谈观影感受,一起探讨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答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
作为一名未检(未成年人检察)人,看完《第二十条》,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孩子们的眼睛。那一双双眼睛里,映照着被告人王永强女儿娟娟颠沛无依的恐惧,检察官韩明儿子韩雨辰不肯低头的倔强,教导处张主任儿子张科霸凌同学又撒谎的蛮横,上访户张贵生女儿失去父亲深深的痛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扇窗户可以窥探灵魂,折射世界。以法之名点亮孩童的双眸,照亮前行之路,正是未检工作的价值所在。
用法治守护孩子们惊恐的眼睛
《第二十条》中有许多受到伤害的孩子。校园厕所里被霸凌的孩子、被四个混混殴打的韩雨辰、被绑架的娟娟。如何保护孩子们,不仅是每一个家长的人生课题,也是学校、法治工作者、社会的应尽之责。
影片最后正义昭昭,反派们都受到了行政、刑事的处理,但过程是曲折的。我想起了前不久的一次开庭中,妈妈陈述,被猥亵的女儿总是害怕地问,“坏人被抓起来了吗?”而被告人拒不认罪,律师作无罪辩护,认为既然没有任何客观证据,应当疑罪从无。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特殊性,嫌疑人到案后往往自恃证据“一对一”而不认罪,最主要的直接证据就是被害人陈述,而未成年人由于认知、交流不足,其陈述常存在前后不一、缺乏细节等瑕疵。如何审查被害人整体陈述的可信性,补充调取相关证据,以被害人陈述为核心构建证据体系,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是案件办理的难点。这次法庭辩论中检察官与辩护律师的刀光剑影,就像影片中孩子们恐惧的眼神,让我明白,守护孩子,不是一件理所当然所以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给的底气。
影片中老师对韩明夫妻说,校园霸凌很难调查,因为受害人不愿意承认,看到的孩子害怕指认。很多遭遇性侵的孩子,在回答知不知道哪些是隐私部位,哪些部位不能让别人触碰时,都会摇摇头。这些都是法治教育的缺失,我们仍需要不断通过线上、线下的普法小课堂、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形式,告诉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让他们知道哪些是隐私部位,如何识别毒品、抵御不良网络信息,如何应对校园欺凌,遇到危险如何寻求帮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上下求索,一直前行。
用法治指引孩子们迷途的眼睛
《第二十条》中有两组家庭的对比,韩雨辰见义勇为,出于正义感救助同学,而张科霸凌他人,对父亲撒谎,指使小混混攻击报复同学。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塑造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罪错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发现,“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着“问题”父母。他们习惯了“吼叫式”“指责式”“命令式”的暴力沟通方式,甚至发现不了孩子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西甲直播在内的司法机关的职责作用,就像影片中公安机关对霸凌同学的张科的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但我真正理解这个职责,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就像韩明夫妻对待张主任,认为他“蛮不讲理”“无法沟通”一样,我也曾对“问题”父母存在固有印象。一个涉嫌盗窃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能力退赔被害人,我联系到了他的母亲,她都没有问需要退赔的金额,就语气没有起伏地说,“我没有钱帮他退赔”“我很忙,没办法到南京去”。我想,这是一个不关心儿子的妈妈,甚至构思了《督促监护令》的内容。和这位未成年人嫌疑人谈话后,他让我给他的妈妈打一个电话,说自己在看守所缺衣服,还有他想妈妈了。我当时没想什么就转达了,电话那边沉默了六秒钟,我疑心电话断线了,突然听到一声痛哭,像是从心肺里哀叫出来的哭声,夹杂着一句“我的儿子”,让听到的人瞬间心酸。后来,我才了解了她伪装平静背后的无能为力,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深深愧疚与痛苦。
是不爱孩子吗?是不会表达吗?是无力监管吗?每一个罪错未成年人的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误入歧途背后的原因也都是不同的,这份法律赋予西甲直播的职责,不是以统一的文书格式去监督父母,而是用心去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关系,去分析监护人是教育能力、教育意愿还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对症下药地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方案,针对性地联合社区、妇联、关工委等相关力量,才能切实帮助失管失教的未成年人。
用法治点亮孩子们困惑的眼睛
《第二十条》中有两个未成年人的发问。韩雨辰的父母希望他去道歉,告诉他上重点大学的重要性,他认为自己没错,拒绝道歉,最后还是为母亲写下了检讨书。在送母亲去看守所的路上,韩雨辰问父亲:“下次遇到校园霸凌我是不是不应该救?”父亲:“那当然应该救。”韩雨辰:“救了不就又成这样了吗?”父亲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上访户张贵生的女儿希望父亲去讨个说法,大人们告诉她司法判例,告诉她生活现实,劝她翻篇,重新开始,最后父亲车祸身亡。她捧住父亲血迹斑斑被撞扁的头盔,说出了一句让人心碎的话,“是我害死了我爸爸。”她承受了爸爸入狱,妈妈去世的痛苦,在几年内为爸爸写了很多封上访信,她说,“如果是你在那辆车上,你会挺身而出吗?你摸着良心告诉我,我爸爸有罪吗,对他的判决公平吗?”旁边的检察官韩明沉默了。
当孩子开始独立的思考,推开了成人世界的一扇门时,回答他们的问题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可能大多数为孩子引路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两难,希望你正义善良,与不公对抗,又怕你棱角分明,无法融入社会,希望你适时低头,更好地生活,又怕你受伤失望,丢掉善良柔软的心。
但在孩子们问到法律,问到这条守护公平正义的底线时,我们不应该沉默。法律,是天理、国法、人情,是孩子们内心对于公平正义的朴素期许。每一个案件为什么要这样办、为什么不那样办,我们都应该有底气,可以直视孩子的眼睛,一点一点告诉他。
影片的最后,娟娟看到电视里的韩明说出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句话,她可能还不能理解这句话具体的意思,但是这一粒法治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她的心中。世界是我们的,世界也是孩子们的,但归根到底,世界还是孩子们的,就像韩明所说,我们能做的,是将怎样一个世界交到他们手里。西甲直播、法律工作者,甚至全社会都有一个天然使命,就是让做正确事情的孩子,得到肯定与鼓励,而不是付出成人世界的代价。
我愿,举法治之火炬,为孩子们的眼眸亮一点光,驱散恐惧,指引迷途,守护他们心中法治的种子破土萌芽,一路向阳向上,拥有勇敢与力量。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四级检察官助理袁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