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波 通讯员黎婧 韦巍 王翼)“中国天眼”坐落于峰峦叠嶂、翠林如海的贵州,其电磁波宁静区(即避免电磁干扰所设立的保护区域)涵盖贵州省平塘县多个乡镇,一旦在宁静区发生事故,极易对“中国天眼”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记者近日了解到,今年以来,周边西甲直播办理多起涉及“中国天眼”安全运行的案件,并联合法院在案发地公开开庭审理,推动实现办理一案、警醒一片、治理一方的社会效果。
今年3月,平塘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滥伐林木案时发现,潘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对该县通州镇乐阳村小坝组处(属于“中国天眼”电磁波宁静区范围)的山林进行采伐,出售前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核实,潘某采伐国家级公益林面积0.57亩,活立木蓄积27余立方米。
“这片公益林一头关系着‘中国天眼’安全运行,一头事关生态环境保护。要想防范这类案件再次发生,还得把利弊和老百姓讲清楚。”承办检察官表示。对此,经过检法几次沟通,该案庭审现场放在通州镇乐阳村。庭审中,承办检察官就指控犯罪和损害公益的事实向法庭出示相关证据,并建议既要对被告人潘某追究刑事责任,还应让其承担生态修复的民事责任。庭审后,潘某承诺积极履行生态修复责任,将按照生态修复方案承担补种树苗和管护职责。
罗甸县是平塘县的近邻。罗甸县检察院在办理4起发生在“中国天眼”宁静区内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时,考虑到电鱼等行为对“中国天眼”宁静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依法向平塘县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类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平塘县法院是被指定的管辖院之一),请求判令4名被告采取增殖放流的方式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同时,为进一步做好以案释法工作,这4起案件均在案发地开庭审理。
“庭审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大家了解到保护宁静区生态环境对‘中国天眼’安全运行的重要性,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损害‘中国天眼’良好的观测环境。”一名旁听庭审的村民对检察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