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海摸鱼”到“织网捕鱼”
上海静安:大数据赋能督促汽修行业规范处理危险废物
“现在我们汽配城的企业都已经整改完成,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了危险废物暂存间,规范设置了危险废物标识,环境更整洁,安全系数也提高了。”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检察官开展汽修危废治理“回头看”时,某汽配城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起情况。
今年以来,该院通过构建汽修危险废物管理数据监督模型,精准锁定违法行为线索,督促辖区内小型汽修企业规范处理危险废物,让办案从“下海摸鱼”转变为“织网捕鱼”,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是否存在“漏网之鱼”?
2022年10月,该院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辖区内的部分小型汽修企业对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沾染矿物油的废机油桶等危险废物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存在未依法开展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且将危险废物随意堆放、将危险废物当作生活垃圾处置等问题,易引发环保风险。
“废机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里的有害物质。据了解,废机油渗入地表后无法自然分解,危害时间长久,一旦处理和使用不当,会对人体、土壤、水体等造成严重危害。”办案检察官刘国敏告诉记者,西甲直播向相关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后,均得到积极回复。
作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中心,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静安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危险废物隐患,也成了检察官案头的工作重点之一。静安区内有百余家小型汽修企业,是否存在未按规范处置危险废物,以及未按要求申报、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漏网之鱼”?如果一家一户去查,耗时费力,成效不高,但如果放任不管,生态环境必然受损。经过综合研判,该院决定从数字检察入手,建立汽修危险废物管理数据监督模型,精准锁定违法行为线索,推动类案监督,助推行业治理。
“一揽子”解决汽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问题
该院公益检察室检察官通过总结办案经验、走访行政机关、实地调研分析,决定以“产废单位未开展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和“未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为切入口,构建监督模型,整体把控静安区汽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情况。
“我们首先与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静安区汽修企业数据库。”该院全程负责模型构建的公益检察室副主任徐衍告诉记者,汽车维修中换机油、换机滤等业务通常会产生废机油以及沾染废矿物油的废机油桶等危险废物。因此在建立汽修企业数据库后,他们紧接着通过算法搜索“保养”“机滤”“机动车维修”等关键词,锁定生产经营中可能产生危险废物的汽修企业。
通过天眼查、大众点评网获取的数据,剔除已歇业、搬迁等无效线索后,结合平台销量、用户评论等内容对数据进行综合研判,该院进一步准确锁定产生危险废物的涉嫌违法汽修企业。通过一步步细化,检察官将筛选出的企业与区生态环境局危险废物备案企业名单、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危险废物转运联单数据进行分析碰撞,锁定了部分重点企业。
检察官在现场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多数聚集在某汽配城中。该院随即成立2个办案组开展现场调查,实地走访取证后发现,数据监督模型筛选出的汽修企业的确存在危险废物处置不当的隐患,监督模型的效用得到印证。
为“一揽子”解决汽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问题,该院以“我管”促“都管”,根据行政机关职责分工,灵活采用诉前磋商和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相关监管部门协同履职,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对于汽配城汽修企业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约谈汽配城物业管理方,要求其对内部商户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集中管理、规范处置,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业务指导。
合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办案同时分析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进行溯源治理,守护城市美好生活,是检察官追求的终极目标。
“汽修行业产生的哪些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我们自己不清楚,更不知道怎么管理。”这是检察官在办理汽修企业产生废机油、废机滤等危险废物案件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办案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汽修店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少专业知识,对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认识不足。为此,该院会同相关监管部门主动向前一步,借着世界环境日(每年的6月5日)的契机,再次来到汽配城,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活动。
检察官将自行编制的《让危险废物转“危”为安》宣传普法手册发放给附近汽修企业,并向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常见的危险废物种类及处置流程,提醒其定期开展危险废物管理自查,设置合规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等。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一步向企业负责人解读了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要求,强调了危险废物污染的危害性。
“先前的执法检查和今天的普法培训让我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危险废物种类,学会了如何规范处置生产过程中的汽修危险废物。未来,我们将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严格依法规范危险废物管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活动结束后,汽修企业代表当即表态道。
据悉,在这次普法宣传活动中,20余家汽修企业代表还现场签署《静安区汽修行业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主体责任承诺书》。通过推动静安区中小型汽修企业强化行业自律,西甲直播与行政机关进一步强化了检察监督、行政管理效能,形成“司法+行政”合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记者崔晓丽 通讯员乔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