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烽火精神照亮履职路
时间:2025-09-03  作者:陈璐珂  来源:检察日报-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字体:  

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方医院旧址。

“英雄树下英雄窑,八路伤员藏此中,任他敌机满天飞,难寻枝叶蔽苍穹。”

夏日的风拂过环翠峪层叠的山峦,我站在歌谣中被称为“英雄树”的古橿树下,望向被它庇护着的三孔斑驳窑洞——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方医院旧址。

1944年,豫西抗日烽火正炽,日军的扫荡与封锁让前线伤员救治陷入困境。就在这时,环翠峪凭借山高林密、地形隐蔽的天然优势,成为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方医院的秘密驻地。在当地村民的支持下,约20名医务人员在此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当年,日军频繁进山搜剿,老乡们就借着古橿树的浓荫掩护伤员转移;伤员们还未痊愈,就主动帮老乡耕地、挑水。窑洞里的干草、百姓送来的粗粮,成了战火中最温暖的羁绊。这一树一窑、一军一民,用坚守与信任,在生死考验中写下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篇章。一年时间里,后方医院共救治2000余名八路军战士,为豫西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医疗后勤保障。

走进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窑洞内,讲解员的声音轻轻响起:“当年条件艰苦,就是在这样的窑洞里,挤着56名重伤员,他们一边养伤,一边帮老乡干农活,伤稍好一点就想重返前线。”我的目光扫过窑洞斑驳的墙面,眼前仿佛浮现出煤油灯下单薄的身影:他们或许是二十出头的青年,或许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就用草木灰消毒;没有足够的药品,就靠草药缓解痛苦。这小小的窑洞,藏着的不仅是鲜活的生命,更是以弱抗强的不屈风骨。

离开窑洞,我们走向不远处的荥阳市烈士陵园。拾级而上,苍松翠柏间,“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全体肃立默哀时,山风卷起松涛阵阵,如不息的战鼓。这时,我忽然读懂了“永垂不朽”的分量——他们没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却用生命为我们铺就了前行的路。

从硝烟弥漫的历史现场回归庄严的检察岗位,那些在战火中坚守的身影,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这不禁让我想起我院此前办理的一起案件:有人前来反映,家中祖辈的墓地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而这位祖辈正是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烈士。为守护他们的尊严,我们迅速介入、协调各方,让这位抗战烈士的墓地顺利迁入烈士陵园,从此有了专人看护、四季常青的安稳归宿。

环翠峪里的苍松守护着烈士的英灵,而我们,正以检察人的方式,守护着这份不容亵渎的记忆。烽火虽远,精神长存。就像这环翠峪的山峦,经历过烽火洗礼,如今长满了希望的草木。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融入了检察制服上那枚沉甸甸的红色徽章。

(作者系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责任编辑: 高梅 贾欣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