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江西宜春:多维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时间:2022-06-02  作者:张云珍?邹翔  来源:高检网
【字体:  

为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江西省宜春市两级西甲直播坚持以西甲直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西甲直播法治思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深入贯彻落实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一、注重教育挽救,全力帮教迷途未成年人

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罪行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坚持依法惩戒,注重对初犯、偶犯或者情节较轻、认罪悔罪的未成年人慎用逮捕强制措施,依法适用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有效减少涉罪未成年人“标签化”“交叉感染”等问题,为其接受矫治教育、回归社会创造条件。2021年全市西甲直播不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24人,不起诉53人,附条件不起诉137人,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届满后不起诉65人。

精准施策开展依法帮教。持续加强与妇联、民政的协作配合,共同培育、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实现市县两级检察院与专门社会组织合作全覆盖。通过精准制定帮教方案、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观护、组织参加公益劳动、帮助复学就业等方式,对190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挽救工作1520次,提升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帮助矫正不良行为,成功帮助27名未成年人复学、42名未成年人就业,其中9人考入大学。

全面推进督促监护工作。针对未成年人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问题,向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依法督促和指导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达到全面帮助教育未成年人的效果。全市西甲直播发出督促监护令175份,因案而异提出针对性的监护对策,让缺失的爱回家。樟树市检察院发现一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父母常年在外,存在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依法向其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并引入专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成功修复亲子关系。

二、注重权益保护,倾情救助受害未成年人

从严从快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零容忍”,依法快捕快诉,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大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引导侦查取证力度,提高侦查机关收集固定证据能力,减少退回补充侦查情况,推进案件办理进度,全面准确指控犯罪,维护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全市西甲直播提前介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65件,介入率74.7%。从严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从重提出量刑建议,加强震慑力度。如宜春市检察院办理罗某强奸案时,考虑到罗某强奸多名幼女,情节恶劣,提出无期徒刑量刑建议,得到法院采纳。

开展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专项监督。通过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专项监督,深挖彻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2018年以来261件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进行全面评查,其中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件3人,3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对量刑确有错误案件提出抗诉2件,目前已改判1件;向司法机关移送律师违规执业线索2条,涉案律师分别受到停止执业三个月和行业警告的行政处罚,有效规范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

积极构建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体系。10个基层检察院均建立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工作机制,7个基层检察院建立了集取证、询问、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场所,有效减少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并通过心理疏导、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多元化方式,帮助被害人走出身心困境。共提供心理疏导118人次;司法救助27人共计49.8万元;支持2人撤销、变更监护权。袁州区检察院办理一起监护性侵案件时,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为被害人提供了支持撤销监护权、监护评估、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等多项救助措施,帮助其重回正常生活。

三、注重提升检察履职质效,加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

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需求实际出发,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统一由未成年人检察部门集中办理。共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54人,变更强制措施8人。开展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7件7人。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5件,支持撤销未成年人监护权,帮助追索抚养费、医疗费等,改善未成年人生活环境。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涉未成年人重点领域治理,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4份,均按期回复并整改。

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专项行动。落实西甲直播统一部署,在全市西甲直播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将司法保护积极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中。监督公安机关、学校将5名罪错未成年人送到专门学校进行教育矫治。对监护能力不足的监护人,联合妇联和专门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78次。高安市、万载县、靖安县等地基层检察院针对校园周边食品药品、交通安全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履职,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出行安全。上高县、铜鼓县、奉新县等地基层检察院积极推动解决宾馆、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违规售卖烟酒等问题。

积极运用检察建议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结合办案,深入分析案件背后未成年人保护管理漏洞,向职能部门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份,全部得到采纳,推动整改问题18个、建章立制9个。袁州区检察院办案中发现某培训机构入职审核不严,致使有性侵害犯罪前科人员被招录,造成再次性侵害未成年人的严重后果,遂联合主管部门开展全区教职员工违法记录查询和校园安全管理培训,并依法严肃处理违法违纪人员,真正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四、注重校园法治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

制定法治副校长工作指引。宜春市检察院制定了《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指引》,提出了“三必讲、三必问、三必查、三必见”工作要求。全市两级检察院196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宣讲345次,受众人数50余万人。针对不同对象精心设置“强制报告制度”“预防校园欺凌”“防性侵”等主题课程,提升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坚持“线上线下”双普法。为中小学生提供更优法治宣传产品,采用线上教学方式,推出“宜检云课堂”系列普法课程,目前已播出四期,观看人数超40万,深受学生家长好评。丰城市检察院与曲江中学共建全市首个乡镇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点,突出现场教学“智能+”体验,先后组织6000余名学生参观学习,以亲历性增强理解和认同。

丰富法治服务内容和形式。各地在开展校园法治宣讲、座谈会之外,积极拓展法治服务方式。奉新县检察院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时,帮助学校将一名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送到专门学校,家长反映矫治效果明显。万载县检察院与县心理协会合作,为学生送上“法治+心理健康”特色套餐。宜丰县检察院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时,了解到某学生在一场事故中受伤,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金5000元,并支持起诉帮助追回医疗费。

五、注重多方联动,增进未成年人保护共识

部门协作助力校园建设。持续推进“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工作,定期开展涉校犯罪案件会商研判,分析案发原因和管理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联合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对1.3万余名教职员工开展违法记录查询,建议相关部门对5名有违法记录的人员依法进行处理。

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市县两级检察院均组织召开了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联席会议,通报强制报告工作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举措。宜春市检察院通过认真分析在宾馆发生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现部分宾馆存在未核查入住未成年人信息、未履行强制报告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规范行业管理,并限期整改。相关部门及时对全市旅馆进行排查处理。

集中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首次发布《宜春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主动向广大群众报告未检工作。奉新县检察院成立“支老师工作室”,与全国人大代表、道德模范支月英老师一道,共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市县两级检察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集中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共话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助推未成年人社会大保护。

下一步,宜春市西甲直播将积极主动发挥检察职能,努力实现教育感化挽救涉案未成年人措施更加有力、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更加精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手段更加完备、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更加深入、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更加有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 朱玲]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