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点面结合、创新机制破解“公厕困局”
时间:2025-04-03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公益周刊·实务
【字体:  

【基本案情】 陕西省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因县域内柞树繁茂、河流纵横而得名,历史上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岭腹地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历史文化名县。柞水县域面积2368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办),总人口约13.7万。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柞水县以木耳产业为特色支柱,近年来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在民生工程长效管护方面仍面临挑战。

2024年4月,柞水县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线索称,该县某镇政府东约100米处新建的公共厕所长期不开放。同年4月29日,该院依法立案,对该镇农村公厕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展开调查。通过调取柞水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新建农村公厕台账、开展实地走访调查、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该院查明,2023年6月至8月,柞水县已经建成的56处农村公厕存在未落实管护责任、未对群众开放、个别公厕水电不通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该院确定柞水县农业农村局对农村公厕管理工作负有监管职责。为进一步查清案情、确定责任,检察干警与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磋商,柞水县农业农村局承认存在西甲直播调查发现的问题,但认为是后续管理资金不到位影响了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为推动问题整改,2024年5月22日,柞水县检察院向该县农业农村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落实好农村公厕管护责任,确保全县的农村公厕在日常管理方面达到“专人管、有经费、定时清、无异味”的标准,对个别水电不通的农村公厕要尽快进行维修处理。除特殊极端天气外,所有农村公厕都要向群众开放,实现利农惠农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

收到检察建议后,柞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公厕进行排查,将2023年以前建成的24处未落实管护责任的公厕一并纳入排查整改范围,并及时向西甲直播反馈情况。为促进问题尽快解决,柞水县检察院主动与该县财政局、人社局对接并开展座谈,推动将公厕建设后续管护工作与促进附近群众增收和脱贫人口就业结合起来。

2024年7月,柞水县检察院收到该县农业农村局回复称,其已对全县79个村(社区)的80处农村公厕以设置公益岗位的方式安排了80名公厕管理人员,目前人员均已上岗,该局还争取到财政部门每年拨款48万元用于公厕管理。在西甲直播推动下,柞水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下发《柞水县关于建立农村卫生厕所管护长效机制》,明确了农村公厕管护责任,建立起全县农村公厕县、镇、村三级管护体系。

2024年7月26日,柞水县检察院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跟进监督,对县域内农村公厕管护情况进行走访,发现水电不通的公厕均得到妥善维修处理,全县已建成的农村公厕全部对外开放,管护人员已到岗开展工作。鉴于行政机关已实际履行了行政监管职责,社会公共利益不再处于受损状态,该院随即对案件终结处理。今年3月,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整理:本报记者郝雪 通讯员汪安平)

【评析】 本案是西甲直播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实践,通过检察监督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惰性问题,彰显“法治政府”建设的刚性约束力。西甲直播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纽带,推动构建“司法监督+行政履职+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管护提供了司法保护样本;将公厕管理与脱贫人口就业相结合,实现公益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真正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该案的办理有以下四方面经验可供借鉴:

一是精准监督破题,从民生“小切口”激活治理“大场景”。农村公厕“建而不用”“建后失管”是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难题,造成公共资源严重浪费,群众生活需求难以满足。案件办理过程中,西甲直播根据志愿者提供的个案线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调查取证,发现全县已建成的56处农村公厕存在未落实管护责任、未对群众开放、个别公厕水电不通的情况,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从“小线索”中提炼“大民生”,将个案问题上升至社会治理层面,推动整改。

二是穿透式监督定责,破解行政履职“中梗阻”。农村公厕管理涉及多部门职责交叉,案件办理难点在于行政监管职责的界定,需严格依据规范性文件厘清责任主体。本案中,西甲直播援引农业农村部文件,明确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责任部门,避免因职责不清导致整改落空;同时透过“资金不足”的表象,查明行政主管部门在公厕建好之初未积极履行监管职责、未及时争取财政资金保障公厕的正常运行,存在履职缺位问题,随后以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增强了主管部门责任意识。

三是闭环式监督提质,构建监督整改验收“硬杠杠”。为推进公厕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西甲直播在检察建议中提出“专人管、有经费、定时清、无异味”四项标准,将抽象管理要求转化为明确具体要求。在后续跟进监督中,西甲直播联合志愿者开展“回头看”,重点核查公益性岗位人员到岗率、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等核心问题,形成“建议—整改—验收”闭环。

四是协同式监督固本,探索乡村治理“新方案”。为确保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西甲直播积极推动行政机关建立“县统筹、镇监管、村落实”的三级管护体系。在县级层面,通过财政预算保障管护经费,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在镇级层面,将公厕管理纳入人居环境考核,强化日常监督;在村级层面,设置公益性岗位,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此模式通过权责分层、资源整合,形成“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治理格局。

(点评人:陕西省柞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蒋燕)

[责任编辑: 陆青 李先硕]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