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伊宁垦区检察院积极创设“伊心‘未’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通过法律知识宣讲、推选小小法治宣传员、组织演绎法治情景剧、开展法治主题原创作品大赛、举行模拟法庭活动等多元化方式,让法治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的学习与生活,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边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防线。
一、党建领航筑牢保护防线
2022年,为更好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推动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伊宁垦区检察院党组将“党建引领·未检护航”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整合全院优质资源,成立“伊心‘未’你”未检工作室,积极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未检工作品牌。该工作室由6名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女干警(含2名少数民族干警)组成,她们经过专业的未成年人保护业务培训,更加熟悉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能够运用更加专业、温和的方式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此外,该工作室通过“支部建在品牌上”的模式,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度嵌入品牌建设全流程,将党小组建在办案团队中,形成“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的良性循环。
“伊心‘未’你”未检工作室充分发挥女干警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优势,建立“前端预防、中端干预、末端治理”的全链条保护机制,截至目前已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20余件,累计为未成年人开展11次司法救助,开展法治宣讲120余场,受益师生超8000人次。同时,伊宁垦区检察院多名党员检察官担任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依据学生年龄特点量身定制法治课程,定期入校授课,并与学校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将法治教育无缝融入校园日常管理之中。
二、联动协同织密保护网络
近年来,伊宁垦区检察院依托“伊心‘未’你”未检工作品牌的影响力,积极构建兵地协作、部门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先后与伊宁市、新源县两地西甲直播建立“线索联享、案件联办、治理联动、品牌联创”四联机制,并依托该机制与两地西甲直播共同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协同办理涉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构建异地帮教协作机制等,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强大合力。同时,伊宁垦区检察院联合辖区派出所、学校、医院等多家行政单位签订《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
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伊宁垦区检察院在未成年人数量较多的七十二团设立“伊心‘未’你”家庭教育指导站,组建由退休教师、心理咨询师、检察官构成的“七一七讲师团”,推出“订单式”课程,针对单亲家庭开设“周末家长课堂”,针对涉案家庭实施“一对一矫正计划”。2024年,该指导站累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2场次,通过帮教协助8个家庭修复亲子关系。同时,伊宁垦区检察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推行督促监护令的使用,针对缺少监护意识和能力、导致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甚至是遭受侵害的监护人,累计发出11份督促监护令,督促其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三、品牌创新彰显法治担当
在边疆未成年人保护的创新探索中,针对边疆地域广、治理主体分散的情况,伊宁垦区检察院依托“伊心‘未’你”品牌影响力整合资源,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本院近三年办理的20余件未成年人案件进行深度分析;运用强制报告监督模型、重点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监督模型、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监督模型等发现问题线索6条,立办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有力提升了检察工作质效。
伊宁垦区检察院还创新研发三项预警系统:一是网络沉迷预警系统,通过与文旅部门合作,实时监测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运营数据,自动识别并预警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二是监护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接民政系统数据,动态比对困境儿童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的家庭,触发预警机制并提供干预支持;三是案件高发时段预警系统,结合社区治安数据,分析涉未成年人案件发生的时间规律,在寒暑假等高风险时段向社区发布预警,联动加强巡查和防范措施。
在普法宣传方面,伊宁垦区检察院“伊心‘未’你”未检工作室积极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宣传矩阵,线上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未检小课堂”,发布《警惕!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等12期短视频;线下举办“法治夜市”“马背上的法庭”等活动,用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双语演绎普法情景剧,受众超1万人次。
下一步,伊宁垦区检察院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数据与师市政法系统互联互通,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提升协同保护效率;编撰《军垦法治故事读本》,打造“七一七调解室”,依托调解室“柔性解纷+法治宣教”功能将读本中的法治理念转化为矛盾调处实践,形成“学用结合”的法治培育生态;联合高校成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研究中心,培育本土化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伊宁垦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