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西甲直播应从理顺管理关系、明确主体责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四个维度综合发力,推进落实“三个管理”——
四维度综合发力做实基层院“三个管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明确提出,取消一切对各级西甲直播特别是基层西甲直播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切实把检察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需要明确的是,“一取消三不再”,并非不要考核、不要数据,而是要求各级西甲直播将管理重心转移到业务数据的深度分析上来,通过数据分析研判态势、引领工作方向、提升履职质效。基于此,笔者认为,基层西甲直播应从理顺管理关系、明确主体责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四个维度综合发力,推进落实“三个管理”。
理顺“三个管理”之间的关系
业务管理属于宏观管理,侧重业务态势分析,是方向引领、科学指引,决定检察业务总的趋势和方向,基层西甲直播要结合本辖区的发案特点,定期进行分析研判,科学指导检察工作。案件管理属于中观管理,侧重于对案件的程序和实体进行管理,从受案开始,对办案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质量管理属于微观管理,侧重于提升办案的效率、效果,可以通过自查互查、案件评查、反向审视等加强案件质量管理。
“三个管理”上下贯通、有机统一。业务管理是检察管理的总抓手,是检察业务发展的方向。业务管理涵盖“四大检察”,强调检察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着重对检察业务发展理念、运行方向、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判。要围绕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进行管理。案件管理是检察业务管理的基础,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检察管理的核心。案件管理主要是对办案流程、结果加强程序性控制和监督管理,是过程性管理、全周期管理。质量管理贯穿业务管理和案件管理的全过程,是实现业务管理和案件管理的有效手段。运用案件质量检查评查、反向审视等方法,对具体个案进行品质检验,检查个案办理中是否存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办案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推进高质效办案。
明晰各管理主体的职责
检察管理以案件管理为基本单元,管好案件是基础。要在管好案件的基础上做到管案与管人相结合,实现检察管理的预期目标。
检察长、检察委员会要履行好案件管理决策、指挥、把关、协调、统筹的作用,明确案件管理的要求,落实案件管理的责任,把好案件质量关,特别是对于疑难复杂案件,要做好最终的审核把关。
检察官作为案件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办案过程中要加强自查,对于重大疑难复杂、容易引起分歧等的案件,在案件办结前就要加强自查。此外,所有案件在归档前要加强自查。
办案部门主要负责对案件的质量检查,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部门所办涉敏感、涉信访、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捕后不诉、撤回起诉、诉判不一等案件质量的把关检查,或组织检察官进行互查,或通过联席会议形式进行检查。业务部门加强自身案件质量检查是确保案件质量的重要一环,应在案件办结后归档前组织对所有案件进行检查。
案件管理部门是案件管理的中枢,既要加强对上请示汇报、对下业务指导,制定案件管理的办法、方案,引导业务部门加强案件质量检查,又要科学制定本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办法,建立科学的案件质量评价体系或评价标准,确保案件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开展专项评查、重点评查、随机抽查以及全方位、全时段、不定期案件质量评查,加强与检务督察部门、政工人事部门的配合,强化案件评查结果的运用。
其他协助管理部门,如信息技术、检务督察、政工人事、理论研究等部门,应在各级院党组的领导下,加强与案件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信息技术部门应加强案件管理数字模型的开发与运用,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办案质效。检务督察部门对于案件质量检查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跟进调查,注重发现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于不合格案件进行追责问责。政工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案件质量评查结果的运用,促进办案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办案质效提升,做到管案与管人相结合。理论研究部门要加强对“管理”的政策理论研究。
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价体系
案件管理既要解决谁来管、管什么的问题,又要考虑如何管的问题,基层检察院要在明晰职责职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如何管的问题。加强案件质量评查是前提,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制定评价办案的正负面清单,明确检察官在办案中的应为和不应为。评价体系是评价检察官办案水平的具体标准,也是评选高质效办案的主要参照系。比如,刑事案件可以从事实认定、证据审查、法律适用、适时介入、认罪认罚、出庭公诉、文书制作等方面予以评价,事实认定方面包括事实准确、事实增减、事实采纳等标准,证据审查方面包括证据三性审查、证据分析、证据补强、证据充分等标准,法律适用方面包括罪名认定、量刑情节、分析论证、量刑建议等标准。
注重管理结果的应用
完善落实司法责任制,压实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要坚持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压实承办检察官第一责任人责任,业务部门负责人、检察长、检委会等要加强审查把关,健全案件讨论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检察长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汇报制度、检委会研究决策机制,通过层层明确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办案质效。在压实责任的同时,也要完善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办案责任。
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评查结果的应用。各基层院要结合本院实际,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应用机制,检务督察部门、政工人事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将高质效案件或优秀案件作为评先评优、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合格案件,要加强反向审视,注重总结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吸取经验教训,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管好案件的同时管好人,做到管理与办案相结合、管案与管人相结合,切实提升办案质效,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
(作者为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