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立足案管“中枢神经”定位 促进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时间:2025-07-18  作者:陈杰?潘峰  来源:检察日报-理论版
【字体:  

案件管理部门作为检察管理的“中枢神经”,承担着流程监控、质量评查、数据研判等重要职能,对于推动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从案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出发,解构其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施的实践,分析流程监控中宽严节点的精准识别与分流、质量评查中宽严标准的体系建构、数据应用中政策效果的动态评估等关键机制,探讨通过智能化改造、标准化建设、协同化治理深化政策执行的路径,为精准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照。

促进案件受理审查精度优化,对宽严案件进行精准识别与分流。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对案件进行细致审查。除了审查案件的管辖、文书材料完整性等形式要件外,还应重点关注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实质内容。在构建宽严案件精准识别与分流机制方面,可在以下方面着力:审查环节,建立“宽严案件特征库”,对涉民生、企业、未成年人等案件设置差异化标识系统;分案环节,应对重罪案件与轻罪案件实行分类管理。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数额较小的盗窃案件等,主动核查了解是否存在和解、赔偿等情况,对符合从宽处理条件的,及时提醒办案人员与侦查机关沟通,建议其补充相关材料,为后续从宽处理奠定基础。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重大刑事案件,应快速受理,确保案件及时进入诉讼程序,体现“严”的要求。受理过程中,若发现侦查机关存在违法取证、超期羁押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问题,应提醒办案部门及时提出纠正意见,保障案件质量,为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坚实基础。

加强流程监控全周期管理,在宽严节点上进行动态监控与风险预警。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案件流程监控体系,是案件管理部门促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实施的关键举措。在监控内容上,不仅应关注办案期限、强制措施适用等程序性事项,还应对案件处理过程中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对于拟作不起诉处理的轻微刑事案件,应监督办案部门是否充分听取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等各方意见,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社会调查和风险评估;对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应监控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以及量刑建议的合法性、适当性。在监控方式上,采用系统自动预警与人工主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的智能预警功能,对即将到期的案件、超期未结的案件及强制措施到期未变更等问题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安排专人定期对案件办理流程进行人工巡查,重点排查可能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的案件。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口头提示、书面通知等方式督促办案部门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案件办理的每个环节都得到准确落实。

细化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提升政策执行精准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情况作为案件质量评查的重要内容。在评查标准制定上,明确不同类型案件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要求和评判标准。例如,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评查是否充分考虑了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是否落实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于涉黑涉恶犯罪案件,评查是否依法从严惩处,是否准确认定黑恶性质和犯罪情节。在评查方式上,采用常规评查、专项评查和重点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常规评查对所有已办结案件进行全面检查;专项评查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类案件开展集中评查,如针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轻伤害案件等开展专项评查,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评查则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重点审查,确保政策执行经得起社会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对于评查中发现的政策执行不到位、法律适用错误等问题,及时形成评查报告,反馈给办案部门,并督促其整改落实。

提升业务数据分析研判能力,为政策落实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的业务数据分析研判职能,通过对大量案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深入挖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规律和问题。定期对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理结果、量刑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政策执行情况,找出政策执行中的差异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提出建议,推动办案部门调整办案思路和工作方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犯罪态势的变化,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执行趋势进行预测,形成完善的数据分析研判报告,为领导决策和业务部门调整工作重点提供前瞻性的参考依据,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与其他部门的深度协同,形成政策贯彻合力。案件管理部门应深化、促进与本院办案部门、侦查机关、审判机关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等的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与本院办案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办案需求和政策执行中的困难,协助其准确适用政策。推动西甲直播加强与侦查机关的协作,就案件定性、证据收集、强制措施适用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在侦查阶段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动西甲直播与审判机关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就法律适用、量刑标准等问题进行交流,促进政策执行的一致性。推动西甲直播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对从宽处理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巩固政策实施效果,形成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合力。

案件管理部门服务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过程,本质是司法治理现代化的微观实践。唯有通过职能定位的精准化、流程控制的精细化、数据治理的智能化、协同机制的立体化,才能助推破解政策实施中的结构性矛盾。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案件管理的政策传导功能,在制度设计中平衡法律刚性与治理弹性,促进在技术应用中实现实质正义、兼顾效率提升,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准落实构筑全流程、多层次的管理支撑体系,推动司法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 高梅 贾欣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