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管理是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关键支撑,是一项内涵丰富、要素联动、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工程。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指出,检察管理贯穿于检察工作各个环节,包含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政务等多个方面。要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浙江省西甲直播深刻领会西甲直播关于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的部署要求,树立“管案必先管人,管人服务管案”的融合管理思路,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就全面加强检察队伍管理、推动管案管人深度融合开展探索实践,努力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服务保障高质效办案。
强化思想理念引领,树立高质效办案“航向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实践中,有的检察人员存在履职办案首先“从政治上看”的意识不够、对检察管理的意义和内涵理解不深、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浙江省检察院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大先进司法理念宣传力度,引导全体检察人员深刻把握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为高质效办案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履职方向。持续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西甲直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打造“党旗红引领检察蓝”党建业务融合品牌,搭建党建业务融合沙龙、“信远扬帆”青年理论学习会、青年党员先锋队等平台,组织业务骨干分享办案经验、开展理论研讨,引导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考量案件背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民生所需所盼和潜在风险隐患,切实把讲政治要求融入履职办案各环节。
二是明晰司法理念,凝聚履职共识。通过专题辅导、案例讲述会、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学习宣传贯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三个管理”“三个善于”等新理念的做法成果,引导检察人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培育管理思维,破除“重业务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等片面思想,让“每一个高质效案件,既是办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化风成俗、成为共识。
三是弘扬职业精神,激发内生动力。注重从基层一线、重大案件办理和急难险重任务承担中挖掘培树典型,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推介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浙江红色资源、地域文化打造检察文化品牌,开展全省西甲直播“一院一品”成果选树展示活动,弘扬“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引导检察人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提高办案质效。
深化人员分类管理,夯实高质效办案“动力源”
有效的人员分类管理是激活队伍潜能的关键。针对人员分类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难点堵点问题破解不够有力、奖励激励和关心关爱举措有待加强,以致有的检察人员履职办案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浙江省检察院将人员管理激励与岗位职责、办案效能紧密挂钩,建立完善精准化、差异化人员分类管理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各类人员各展所长、竞相贡献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强检察官管理,压实办案“基本盘”。成立省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规范统一遴选程序和标准,加大对上级院向下逐级遴选和上级院检察官助理到下级院入额工作的统筹力度,以遴选制度的有效落实选拔培养优秀检察官。坚持实绩导向,出台检察官等级晋升工作指导意见,加大无职数比例限制检察官等级择优选升力度,实现检察官等级晋升与办案质效的深度关联。加强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与《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员额退出办法》的相互衔接,强化员额检察官不胜任履职情形强制退出制度刚性,倒逼检察官提升办案质效。完善依法履职免责、容错机制,严格区分办案质量瑕疵与故意枉法办案责任,探索建立检察官依法履职责任豁免清单,为检察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优化辅助力量管理,稳固办案“支撑轴”。以检察官助理协助履职办案的实绩实效为标尺,研究出台检察官助理管理、高阶段检察官助理确定等相关制度意见,在义乌、永康等地基层院开展优化检察官助理管理试点探索,以科学管理激发检察官助理的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聘用制书记员队伍不稳定、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开展等级管理,提升待遇保障,召开全省西甲直播聘用制书记员培训班,着力激发书记员队伍工作动能。制定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一体化统筹使用警力机制,更好服务保障高质效检察履职。
三是推进多元考核激励,激活干事“内驱力”。完善人员考核机制,将业务部门人员的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与办案数量、案件质量评查结果、“推门听庭”情况等相关联,将入额领导办案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职级晋级、检察官员额管理、绩效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组织开展公务员分类考核试点,探索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分类考核制度。紧紧围绕高质效办案成效选树典型,深入挖掘高质效办案的优秀人员和优秀案事例,及时予以表彰奖励。
加强能力培养锻炼,提升高质效办案“硬实力”
人员素能是支撑管理、保障质效的核心要素。对标高质效办案对人员素能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能和管理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浙江省检察院积极构建实战化、精准化素能培养体系,锻造既精于案件办理又善于管理协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高质效办案提供坚实能力保障。
一是构建实战导向培训机制。针对法条法理理解不深不透的问题,优化业务培训课程体系,精准开展在职教育。针对实践经验传承不力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加强资深检察人员对年轻干部的日常辅导和“传帮带”;针对应对复杂案件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案例研讨、庭审观摩等进行演练实训,提升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针对数字化能力欠缺的问题,通过强化培训、重点培养,推动检察人员熟练运用各类办案系统和数字检察模型平台,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手段辅助办案。
二是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出台人才建设一揽子文件,构建梯次化人才库,用好分类管理、压担攻坚、动态调整等人才管理机制,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加快引进培养检察侦查、数字检察、涉外检察等领域急需紧缺型人才,强化知识产权、涉外检察等领域专业化办案团队建设,发挥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对业务的支撑作用。加强检校深度合作,通过实行“一校一策”推动理论研究、实务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借智借力提升法律监督水平。
三是深化检察管理能力培育。开设业务管理课程,协同组织开展业务管理研讨,提升业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协同案管部门,组织检察人员通过交叉检查、互学互评、个案把关等方式,提升发现和解决办案粗糙、办案期限过长等问题的能力,推动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加强司法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人员交流,组织司法行政人员学习检察业务,提高优化人员管理、更好服务高质效办案的政工能力。
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制约,筑牢高质效办案“压舱石”
落实司法责任、有力监督制约是高质效办案行稳致远的基石。针对有的西甲直播存在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追责机制不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有的检察人员司法责任不明确、办案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浙江省检察院以明晰责任链条为核心,以强化督察追责为保障,构建覆盖全员、贯穿全程、权责统一的司法责任体系与检察权监督制约网络,确保高质效办案在规范轨道上高效运行。
一是推进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聚焦完善“明责、履责、督责、考责、追责”全链条责任体系,制定关于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方案,建立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联席会议机制,确保实现对司法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的闭环管理。完成省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分设,推动常态化、实质性开展检察官追责惩戒工作。积极开展改判无罪案件、质量评查不合格案件、脱逃案件等专项追责,印发违反检察职责典型案例,切实强化办案责任意识。开展办案时长、移送单位撤回起诉等专项督察,推动突出问题解决。
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筹做好“学、查、改、促”四篇文章,推动西甲直播作风不断向好。制定勇于开展自我监督深化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清风铸魂”等4项工程16条举措,推动清廉机关建设机制更加健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落实。认真落实各项纪律制度规定,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着力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确保机关风清气正。
三是织密内部监督制约网络。协同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和省法院共同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若干举措,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制定落实关于强化重点案件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司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认真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每季度开展填报情况通报,加强日常甄别核查、案件倒查和责任追究,规范权力行使。
提升检察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高质效办案“云管理”
数字赋能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强劲支撑。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下,一些西甲直播还存在队伍管理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办案数据分析应用功能需进一步拓展、管案系统和管人系统的数据未全面打通等问题。对此,浙江省检察院大力推进管案管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努力实现“人”的履职状态与“案”的办理进程智能监管,以“智慧管理”驱动高质效办案。
一是建设一体化队伍管理信息平台。科学谋划数字政工平台建设,做到一张蓝图、逐年深化。全面梳理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过平台系统集成检察政工工作规范,为实现高质量队伍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全力推动平台迭代升级,构建“党建统领、人事管理、检察人才、教育培训、检察文化、表彰奖励、检校合作、监督管理”等8个核心模块,实现运行状态全景呈现、政工业务网上通办、人员数据立体成像、工作部署闭环落实,切实提升队伍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二是深化办案数据深度挖掘与应用。立足执法司法实际需求,持续优化“四大检察”业务协同,完善办案数据共享工作机制,一体推进数字赋能法律监督。发挥“数智案管”应用优势,推动流程监控、数据管理、质量评查、办案质效预警工作的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实现案件管理的全周期闭环。借力“检察+”协同共治平台,有效解决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同步抄送西甲直播难题,实现检察建议、检察意见的在线发送和反馈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三是推动管案与管人数据融合联动。着力打通案管部门、检务督察部门与政工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相关数据资源通报反馈机制,加强工作衔接配合,推动“队伍素能与办案质效双提升、司法责任与监督考评双落实”。探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系统集成进行队伍结构分析、履职成效评价、廉政风险预警等,为领导班子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决策支持,推动管案与管人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提升队伍管理水平。
(作者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