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关键在人。西甲直播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涉外检察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外检察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涉外检察人才培养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标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还存在涉外专业知识掌握不够、跨文化交往能力不强、涉外检察实践经验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时代需求、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涉外检察人才培养的四方面关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效,加快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涉外检察人才队伍,为涉外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把握好政治性与业务性的关系。涉外检察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在涉外检察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着力解决涉外法律实务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更要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把政治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一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涉外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纳入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占比,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学思践悟西甲直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西甲直播法治思想、西甲直播外交思想、西甲直播文化思想,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二要健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在涉外检察人才选育管用过程中一体开展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考察,探索政治素质档案“以人建档”和“以事建档”相结合,对涉外检察人才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予以表彰、宣传,确保涉外检察人才绝对忠诚可靠。三要推进政治业务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政治业务双学机制,通过专题辅导、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将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融合讲解、一体学习,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涉外检察工作中自觉做到“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
把握好全面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一方面,涉外检察人才培养的高层次目标是打造一批政治能力、专业能力、跨文化交往能力全面过硬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人才选拔、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懂外语”,而是要具备开展涉外检察工作所需要的包括外语在内的所有知识、素养和能力。要注重多维度增强涉外检察人才培养的资源供给,加强对涉外检察人才的全方位培养,通过国际培训课程、涉外法律专项实训、涉外学习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涉外法治方面的多元知识技能储备,不断提高涉外检察实践能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功底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检察实务、善于开展跨文化交流的高素质涉外检察人才。另一方面,涉外检察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但各地发展不平衡、资源供给相对有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短时间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当前可遵循因地制宜、各展所长的原则,探索形成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格局。一是专业领域方面分方向培养,比如区分涉外检察办案人才、涉外检察研究人才、涉外检察外事人才等不同方向培养专门人才,以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优势。二是服务地域方面分方向培养,比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西甲直播可重点培养涉东盟检察人才,西北地区西甲直播可重点培养涉中亚国家或“上合组织”国家检察人才。三是语种方面分方向培养。针对当前涉外检察人才语种比较局限的问题,应同步加强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等其他主要语种人才的培养。对一些小语种国家,可结合地缘优势有针对性的培养。鼓励“一专多能”的多语种涉外检察人才培养。在分语种培养的同时应注重对该语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法律制度的全方面了解。
把握好系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涉外检察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要着眼长远,加强涉外检察人才培养规划和统筹推进,紧紧围绕涉外检察工作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和配套措施,持续健全涉外检察人才选育管用机制。要一体推进,主动融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大格局,充分依托检察一体化优势,在涉外检察人才引进、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方面整合资源、协力推进,如在省或市级层面可加强制度机制顶层设计,组建专门人才库、专业化办案团队并抓好跟踪管理,组织学习交流或培训练兵等。要循序渐进,涉外检察人才培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既要立足长远,也要着眼当下,明确短、中、长期目标任务,集中力量逐步推进。实践中可探索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着重外语及涉外检察基础性、规范性知识技能培养;中级阶段可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涉外检察实践锻炼,推动知识技能有机融合,提高队伍专业能力水平;高级阶段注重提升国际视野、加强前瞻性研究,推动多元知识融合,培养具备过硬法律功底、精通外语和涉外法律实务、善于开展跨文化交往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把握好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涉外检察人才既需要理论涵养,也需要实践磨炼。要注重检校联合培养。依托高校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进一步完善涉外检察培训课程体系、配强师资队伍,通过联合举办涉外检察人才培训班,根据需求开设专门课程,选聘专家学者为涉外检察人才提供专门指导,鼓励检察人员攻读涉外法治硕士、博士等途径,提升涉外检察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联合培养机制,检校共建涉外法治实践教学基地、研究基地,通过研讨沙龙、课题调研等形式,与高校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涉外法治前沿问题、实务对策研究,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涉外检察人才。鼓励涉外检察人才参与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在分享涉外案件办理和外事工作经验的同时,提升凝练理论成果的能力。要注重岗位实践锻炼。对有培养潜质的业务骨干有意识地交办涉外检察相关工作或安排到涉外岗位锻炼,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涉外检察人才到上级院、先进院跟班学习,依托涉外检察人才库或专业化办案团队抽调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检察人员参与涉外专项工作或专案办理,通过实践磨砺不断积累经验。加强与外事部门、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推荐选拔涉外检察人才到上述单位交流锻炼、参加短期合作交流项目,全面开拓涉外检察人才的国际视野和提升处理涉外法律问题的能力。
[作者为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兼检务督察部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安全执法司法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5AFX01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