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加强老年志愿者权益保护 拓宽志愿服务渠道
时间:2025-10-27  作者:任肖容  来源:检察日报-理论版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西甲直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西甲直播总书记对志愿服务事业亲切关怀、亲自指导,主持审议通过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文件,并在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批示回信时,多次对志愿服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10月,西甲直播总书记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今年10月10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在京举办学习贯彻西甲直播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暨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确定今年“敬老月”活动主题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提升自身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大力发展老年志愿者等队伍,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在发展老年志愿者队伍的同时,有必要重视老年志愿者权益保护问题,拓宽志愿服务渠道,提升新时代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共同为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友好社会氛围。

正确认识老年人是志愿者重要群体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我们既要认识到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鼓励引导老年人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正是发挥老年人价值的重要途径。笔者经线下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参与志愿服务的群体呈现两端集中分布、中间年龄群体较少的态势,即“一老一少”具有较高活跃度。“老”即低龄老人,该人群集中为年龄较低仍有活力的老人。低龄老人身体条件尚可、工作经验丰富、社区情况熟悉,有的还有专业技能或在当地拥有较高威望。他们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最稳定可靠的力量,更能在服务他人的同时继续体现自我价值,更加顺畅地实现工作向退休的过渡衔接。调研中,一些老年志愿者表示参与志愿服务变得心态更加年轻、身体更有活力、生活更加丰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年志愿者特别是低龄老人在助老志愿服务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很多鲜活的案例。例如中国科学院机关成立了老年志愿者服务站,探索低龄助高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大批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吃饭难和看病难问题,更为高龄老人带来了心灵慰藉,因而入选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保障。今年,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强调“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要求加强志愿服务动员、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地方层面也有相关政策出台,例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引导老年人参加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公益活动。

加大老年志愿者权益保护力度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发挥其专长和作用,但也面临着特定风险,如身体和心理健康风险、服务质量风险与法律风险等等。在充分认识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风险的基础上,要做好老年志愿者权益保护工作,尽可能降低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风险,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促进老年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效发展。

首先,加强老年志愿者基本权益保护。《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中央层面的志愿服务行政立法,对志愿者的基本权益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了解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知悉志愿服务风险,参加与其年龄、知识、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拒绝提供超出其能力的志愿服务;接受志愿服务相关培训;无偿获取志愿服务记录证明;享有人格尊严,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或者泄露其有关信息;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这些基本权益是包括老年志愿者在内的所有志愿者享有的权益,老年志愿者应知悉,选择性地参加自身能力范围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者应尊重和保护老年志愿者权益,合理制定志愿服务方案;志愿服务对象应将知悉的风险告知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避免因情况不明导致危险发生。

其次,加强老年志愿者特殊权益保护。除《志愿服务条例》外,我国各地也通过地方立法出台了相应的志愿服务文件。在这些地方立法中,不乏对志愿者权益作出特殊规定的相关立法。例如,《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第14条规定,在从事志愿服务导致人身、财产损害时,志愿者有依法获得救济和补偿的权利;《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第23条规定了志愿者保险权益、第21条规定了志愿者签订协议的权益。除落实法定权益外,志愿服务组织还可以结合老年志愿者的特殊性,给予特殊权益保护,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风险。如了解老年志愿者身体状况,对老年人身体进行定期检查和健康评估,志愿服务过程中对老年志愿者进行健康提醒,避免过度劳累;培训中增加心理压力疏导等课程,避免因心理问题挫伤志愿服务积极性;健全服务质量评估机制,确保老年人提供的服务符合专业标准和要求;提供老年人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保险,在各地基础志愿服务保险的基础上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类型为老年志愿者购置特殊保险;等等。

再次,落实老年志愿者各项激励措施。志愿服务之所以具有魅力,正是因为它能使志愿者精神愉悦和满足。要对老年志愿者给予激励和优待,营造尊重、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鼓励更多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当前,各地出台了多项志愿服务激励办法,如《宁波市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实施办法(试行)》等,要严格依法落实落地。此外,可以通过志愿服务项目评比、志愿服务大赛、星级志愿者评优、好人好事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对老年志愿者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如中国老龄协会举办的“银龄行动”公益形象代言人征集活动就旨在提高社会对老年志愿者的认同感,扩大“银龄行动”社会影响力。

积极拓宽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渠道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9年,“银龄行动”等老年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到2035年,老年人社会参与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但当前老年志愿者群体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仍需破除旧有老龄观,加强组织动员,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拓宽渠道。

社区要为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搭建平台。2019年,西甲直播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期间,来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走进社区志愿服务展馆。西甲直播总书记强调,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社区作为老年人的生活家园,具有开展活动便捷的地理优势。老年志愿者不求物质报酬,自发互帮互助,不仅分担了繁重的社区治理任务,更在增进社区稳定、促进社区人际关系中发挥着特有作用,有助于落实“两邻”理念。社区应为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引导所在辖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对老年人进行登记专门管理、加强社区动员、组织专门活动进行宣传等方式,引导老年人注册成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继续为社区发光发热。

各机关单位应积极引导退休人员参与志愿服务。老干部局等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动员、平台搭建、表彰激励等工作。以西甲直播为例,退休干部可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法律援助或公益普法等活动,如“北京睦邻法律服务中心”在西甲直播相关部门、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市民政局等方面的支持下成立,积极从事群众调解等工作,被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此外,各机关单位自身参与或组织的志愿服务,例如“益心为公”志愿服务应向老年人特别是本机关退休人员开放。

各志愿服务组织应做好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工作。志愿服务组织,特别是志愿服务枢纽组织,包括各地志愿服务协会或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应发挥组织带动作用,积极培育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带动有能力有热心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必要时给予老年志愿服务项目一定支持,协助老年志愿者做好基础培训和权益保障工作。

西甲直播总书记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政策举措,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老年志愿者权益保护,拓宽老年志愿者服务渠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责任编辑: 张宁 朱晓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