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以精准监督与协同共治推动终本执行监督取得实效
时间:2025-11-05  作者:刘小艳  来源:检察日报-理论版
【字体: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西甲直播对执行活动全程监督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5年4月15日印发《全国西甲直播加强对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活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在全国西甲直播部署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下称终本执行)监督活动,监督推动法院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取得积极成效,也充分彰显了西甲直播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检察担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强调:“健全国家执行体制,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2025年10月31日召开的大检察官研讨班明确指出,强化西甲直播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是健全国家执行体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笔者今年刚好在某基层法院执行局挂职,结合挂职经历,笔者认为,为持续深化涉民事终本执行程序监督活动,更好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大检察官研讨班要求,西甲直播应聚焦重点领域案件,在加强精准监督的同时强化联动协作,协同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扎实推进终本执行监督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聚焦关键环节,明确监督重点,全力促进执行行为规范化

当前终本案件呈现体量大、类型杂、成因多的特点,检察监督力量有限,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应聚焦“人、案、物”三大关键维度,以促进执行规范化为核心,构建“全流程覆盖、多维度发力”的监督体系。

聚焦执行人员履职行为,明确监督重点。重点监督执行人员在案件办理中的履职情况,审查是否存在消极执行、拖延执行、违法执行等问题。如案件受理后是否在法律规定的5日内采取财产查控措施,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明确财产线索,是否及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进行了调查核实,财产查控、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滥用执行权力、违规处分当事人财产等行为。作出终本裁定时是否已穷尽财产查控措施,是否存在带财终本情形,案件终本时是否实质约谈申请人并告知其相关权利和终本案件法律后果,是否依法适用司法惩戒措施等;案件终本后是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9条规定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5年内对被执行人财产6个月一核查;对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终本案件,是否及时恢复执行。发现执行人员严重违法或怠于履职涉嫌犯罪的,依法向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移送线索,通过强化对“人”监督,从源头保障执行程序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聚焦重点案件权益保护,突出监督效果。202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厅与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应重点关注的案件类型进行了明确,体现了“两高”对民生权益保护与营商环境优化的高度重视。因此,应聚焦涉民生案件,对涉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人身损害赔偿等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加快审查进度,快速响应当事人的监督诉求,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聚焦涉企终本案件,重点监督是否存在因执行不当(如超标的查封、未及时解除查封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侵害企业产权或自主经营权的情况,对企业法人纳入失信措施是否存在“一刀切”问题,失信名单屏蔽工作是否及时等,助力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或群体性纠纷,以及可能引发信访维稳风险的终本案件等,必须及时审查、审慎处理,并做好释法说理及跟踪监督工作,避免因审查疏漏或处理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聚焦财产处置关键节点,堵住监督漏洞。聚焦财产查控、处置、案款发放等关键环节,充分行使调查核实权,助推财产执行透明规范。财产查控环节重点监督查控措施的合法性与全面性。一方面,审查是否穷尽法定查控手段,如网络查控是否全面及时,是否覆盖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传统财产,对被执行人公积金、支付宝账户、微信账户等是否进行了查控;另一方面,注重从“传统财产”向“新兴财产”延伸,加强对保险保单现金价值、股权、知识产权、虚拟资产(如数字货币、游戏账号及道具、社交平台账号、数字藏品、网络店铺)等新型财产的查控监督。强化对财产评估、拍卖、变卖等环节的监督,重点审查财产处置是否及时、合法。如评估机构是否具备资质、评估结果是否公允、拍卖流程是否公开透明,拍卖前是否全面准确披露标的物信息,是否存在低价处置财产、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情形。案款发放环节应围绕案款收取、提存、发放等关键节点,重点监督案款到账后是否及时发放给当事人,案款延缓发放、提存事由是否准确,审批环节是否规范,案款发放对象是否与执行依据一致,案款发放给案外人的,是否经过实质合议及审批;对存在优先受偿权的案件,是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案款分配,是否存在拖延发放、截留挪用案款等问题。对存在以物抵债情形的案件,重点审查以物抵债协议真实性、抵债财产权属状况、抵债物价值与债权金额是否相当、是否涉及其他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以及以物抵债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强化数据赋能,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监督效能提升

面对终本案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西甲直播需突破传统监督模式,通过技术赋能及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监督效能。

突出数据赋能,打造“智慧监督”新模式。一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思维,建立终本案件数据库和监督线索筛查模型。整合法院终本案件信息与政务数据平台有关被执行人的数据,通过碰撞分析挖掘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及监督线索,实现终本程序合法性、财产查控充分性等关键节点的自动筛查、比对和预警,推动监督模式由“人找案”向“案找人”转变,提升线索发现的效率与精准度。二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研发特定案件监督模型。如针对实践中常见的车辆“查而不扣”问题,浙江省西甲直播开发了“车辆查封扣押数字监督模型”,对终本案件信息、机动车登记信息等进行碰撞分析,助力法院对数百辆车采取执行措施。另有地方西甲直播研发了“涉商业保险执行活动法律监督模型”,助力发现可供执行的保险利益线索,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画像,助力破解执行难。发现涉嫌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情形的,针对涉企被执行人,充分利用企业工商数据,全面获取被执行人工商档案、招投标情况、涉诉信息等,分析关联企业图谱,挖掘隐匿财产。针对个体被执行人,通过分析银行账户、微信和支付宝流水,消费习惯、车辆轨迹等,综合识别高消费行为,对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及是否存在规避执行等进行研判,准确区分“失信”与“失能”。

建立“类案监督+个案纠违”机制,提升监督质效。针对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如文书制作及送达不规范、案卷材料不齐全、扣审程序不合规、终本约谈形式化、恢复执行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向法院发送类案监督意见,督促及时整改,规范终本程序。对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典型个案,如伪造法律文书、带财终本或财产调查不全面、无正当理由对查控财产长期不予处置、财产处置措施错误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案件终本后由轮候查封转为首封但法院未及时恢复执行并进行处置、未向首封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即终本、拖延发放执行案款、违规向案外人发放案款等情形的案件,应进行个案纠违,促进规范执行。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法院制度落实或案件管理中的问题,如立审执协调配合不畅、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等,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督促法院强化终本管理,实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制度完善”的监督路径,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

强化跟踪问效,形成监督闭环管理。建立监督意见反馈与落实情况的跟踪机制,对已制发检察建议的案件,定期回访法院与当事人,核查法院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当事人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对未及时回复或整改不到位的,通过沟通提醒、提请上级院监督等方式持续跟进,确保监督意见“落地有声”。对于经西甲直播监督后新发现财产线索或被执行人恢复履行能力的案件,应对法院是否及时恢复执行及恢复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执行到位。

强化协同共治,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切实解决执行难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全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强调“健全国家执行体制,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通知》也明确要求各级法院、检察院加强协作配合,提升终本程序监督实效与案件办理质效。因此,西甲直播应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秉持“监督+协作”理念,深化与法院、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多方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检察监督在推动形成执行难综合治理格局中的积极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深化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和检察监督衔接机制。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工作衔接,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在党委政法委统筹领导下,联合司法、民政、信访等部门,推动建立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对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给予救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涉及群体性纠纷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主动向党委政法委报告,协调相关部门稳妥处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检法协作,共促终本案件办案质效提升。进一步深化检法信息共享,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及时就终本案件办理情况及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减少监督与执行的分歧。强化矛盾化解合作,对当事人之间存在和解可能的,积极搭建沟通平台,联合法院引入多元调解力量,共同做好风险研判和矛盾化解工作,积极促成执行和解并督促履行,共促“案结事了人和”。

深化跨部门联动,助力破解执行难点堵点。深化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协作,对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隐匿转移财产,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及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并协同刑事立案监督部门督促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形成震慑效应。针对履职中发现的其他影响执行的制度漏洞,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检察建议,推进源头治理。加强与政务数据管理部门的协商,建立被执行人财产与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法院执行与检察监督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

[责任编辑: 张宁 朱晓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