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涉外法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维护主权安全与保护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更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涉外检察工作是西甲直播的重要职责,是国家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涉外检察工作中,涉外检察队伍建设占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在全球化与国际化视野下,需立足于专业化办案与高质效履职的视角,自觉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贯彻落实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意见》明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四项涉外检察人才素能基本要求,更加精准定位新时代西甲直播的时代坐标与职责使命,更好服务涉外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
坚持政治引领,在履行涉外检察职能中不断强化主权意识、共赢意识、安全意识。国家主权与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世界人民的基本需求与人类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各国不遗余力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国际上滥用“长臂管辖”的制裁行为侵犯了国家的主权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跨国刑事犯罪愈演愈烈有碍于国家的政治稳定与所在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检察人员应坚定不移地在法治轨道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高质效履职营造有利的法治条件与稳定的外部环境。
其一,稳步拓展公益诉讼领域,有效抵御“长臂管辖”。“长臂管辖”同时侵害私主体权益与公共利益,检察公益诉讼作为“四大检察”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等”外新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延伸为西甲直播支持参与反制裁工作奠定基础。西甲直播在公共利益因外国非法制裁受损时,可尝试运用公益诉讼或支持受害私主体起诉,有力震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组织和个人,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
其二,积极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涉外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犯罪对象或犯罪地等具有涉外因素,并不局限于一国一域。刑事司法协助的顺利开展,在打击跨国犯罪、提升执法司法效能、协调司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增强共赢意识,彰显自身的政治属性,准确把握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汇点,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刑事司法协助。另一方面,严格遵守国际法中的条约必守原则。按照国际公约、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以及互惠原则的要求,办理互相提出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案件,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协助调查、查封、扣押赃款赃物等。
聚焦素能提升,在履行涉外检察职能中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从既有办案实践观之,一方面,涉外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审查、涉案财物处置、矛盾化解等难度较大,涉外刑事不起诉案件的行刑反向衔接面临异地处罚执行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办案人员对涉外案件的处罚规则适用和犯罪治理等问题思考不够,如在提出量刑建议时,能否对外国籍人适用驱逐出境缺乏分析;发现出入境证件管理漏洞等问题时能否制发、向谁制发、如何制发检察建议进而推动社会治理缺乏研究,以及自身的舆情防控能力亟待提升。为进一步确保涉外案件的落实力度、工作深度、监督广度,亟须深化涉外法治研究,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
其一,加强理论研究与前沿探索,及时有力回应实践需求。深入研究国际公法中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私法中冲突法理论、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理论、国际司法协助制度,以及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对办案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境、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融通国际法与国内法思维,积极开展分析研判与前瞻性思考,以理论研究促进解决实践难题。
其二,坚持“三个善于”,高质效办理涉外刑事案件。厘清主次矛盾把握案件事实,加强诉前引导侦查能力建设,调查涉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背景、调取违法犯罪前科、分析犯罪动机,围绕个案介入、审查、监督、治理全面延伸拓展深化,深挖案件线索与背后反映的问题;深入理解法律的精神与目的,落实涉外犯罪案件常见罪名的域外法查明、理解与适用;严格遵循“法理情”相统一,结合犯罪行为类型、再犯可能性等考察社会危险性,综合考虑涉外犯罪嫌疑人学习、工作、婚姻情况,准确适用驱逐出境处罚措施并落实法律监督。
其三,以“三个效果”为导向,推动完善系统治理。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思维,通过挖掘个案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涉外案件背后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充分采用检察听证、检察建议等多元化方式,加强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由案到防、由罪而治。聚焦户籍及相关证件管理等涉外法治监管的真空地带,探索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案件线索,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堵漏建制,实现长效治理。
强化机制建设,以高质效管理服务保障涉外检察队伍高质效履职。“一取消三不再”背景下,一体抓实“三个管理”,需要坚持管案与管人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支专业化、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检察队伍,需在管案与管人层面见实效。涉外案件的办理,需要遵循特殊的诉讼流程和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检察人才培养机制。
其一,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健全案件办理机制。一方面,各西甲直播内部调配具有涉外案件办理经验和相关工作能力的检察干警,组建涉外检察专业化办案组织。另一方面,在检察办案环节及时推动领事通知工作;对外事部门不重视不落实领事告知依法监督;规范诉讼翻译程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填录案卡与台账管理,便于对涉外检察重要业务态势、重要办案领域、重点案件类型进行专门研判分析。
其二,依托特定培训场所,定期开展专项培训。充分利用国家检察官学院国际检察官交流中心等平台资源,系统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实务指导、国际法前沿理论研究等专项课程。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各分院同样可以引进类似培训课程,在检察系统全面普及涉外法治业务,扩充业务知识的覆盖面。
其三,建立检校联合培养机制,推动检学研一体化。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才优势,借用专家学者之“外脑”,加强对涉外法律法规、法学研究成果的比较研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
其四,创新招录选拔机制,健全人才储备库。各级西甲直播可尝试招录国际法学、比较法学、法律英语专业的检察人员,从而增加涉外检察人员比例,充实人才储备库。
(作者分别为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