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阳:检爱相伴守护“钱袋子”
结合案例现场为农民工开展法治宣传。
“大家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快到年底了,大家手上也攒了不少钱。‘钱袋子’扎得牢不牢?安全不安全?也是我们牵挂的事情。”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的3名检察官走进辖区一个大型工地,为这里的建筑工人们送去一份法治礼包。
今年以来,庐阳区检察院办理了数起涉及农民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其中,被告人王某、齐某等8人通过网络售药行骗的案件较为典型。该团伙以糖尿病患者为诈骗对象,冒充“北京糖尿病康复中心”“全国慢性病调理康复中心”工作人员身份,按照“话术”向被害人介绍“可以彻底治愈”的所谓“糖尿病三步疗法”,诱骗被害人从他们那里购药。事实上,这些“特效药”只不过是他们从网上购买的一些治疗糖尿病的廉价处方药,售价却比处方药高5倍至10倍。4个月内,就有百余人受骗,其中多名被害人是农民工。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庐阳区检察院决定主动走进农民工群体中开展系列普法宣讲,帮助大家守好“钱袋子”。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眼里,被害人往往被称作‘猪’。这也就有了‘杀猪盘’‘杀猪群’等大家经常能听到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检察官郭艳媚从介绍“杀猪盘”的案子开始,迅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结合办案实际,检察官归纳了理财“杀猪盘”、账户被冻结、刷单赚大钱等12类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式,并逐一列举真实案例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识别应对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宣讲中,检察官还通过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顺口溜”宣传彩页、播放该院拍摄制作的《4分钟为你揭开“零首付”诈骗套路》等反诈微视频,帮助工友们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要借我的银行卡用一下,给我一些手续费。我没答应。”“你做得很对。”在与工人们的交流中,郭艳媚从实际案例出发,为大家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如何利用大量银行卡快速转移诈骗资金,并重点提醒大家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络支付软件密码等,不可为蝇头小利出借给他人,成为犯罪分子转移诈骗所得的“帮凶”。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检察官与大家同行。”郭艳媚最后说。
(本报通讯员马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