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崔洪波:从“乱麻”中找“线头”
时间:2022-07-14  作者:沈静芳?佟美麒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崔洪波(中)和同事们在阿木古郎河检测水质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兴安盟分院,总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在伏案疾书,他如炬的双眼仿佛要把纸背看穿,不放过一丝问题。他就是该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崔洪波。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两年多来,他先后被评为全区西甲直播调研骨干人才、全区优秀办案检察官、全区西甲直播先进个人等。

崔洪波常说:“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不仅要有坐住板凳、钻研学习的定力,还要有走出去、推动案件进展的行动力。沉下心、迈开步,才能在检察公益诉讼路上有所作为!”正是这种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对待难题勇往直前的态度,让他在短短3年内填补了兴安盟地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空白,让公益诉讼检察真正成为兴安岭上的“保护盾”!

“白纸作画”,绘就公益诉讼发展蓝本

2019年9月,兴安盟检察分院进行内设机构改革,崔洪波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调到第六检察部,成为兴安盟地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带头人。那时,兴安盟检察分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还是一片空白。

如何“在白纸上作画”?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更需要行政机关的理解配合、社会公众的广泛认知。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崔洪波这个从检已有10余年的“老检察”,把自己摆在了“新兵”的位置,抓住一切时间钻研公益诉讼相关知识。他还带领同事们走遍了兴安盟20多家行政单位,一一向其阐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争取到工作“同盟”。

为了让工作深入开展,拥有一套完善的线索发现机制,崔洪波又带领同事进行“单点突破”,与兴安盟生态环境局、食药监局等相关单位进行联络,努力与他们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兼容促进关系。经过一番用心“描绘”,兴安盟检察分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有了前行的“蓝本”。

“逢山开路”,凿通案件办理难点

2020年12月,崔洪波受理一起特殊的案子。几个非法狩猎人到兴安盟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蒙古百灵鸟进行大肆捕杀。看着照片中鸟儿血淋淋的样子,崔洪波心头一紧。在当事人被刑事处罚后,崔洪波带领团队,向兴安盟中级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依法连带赔偿生态资源损失费,同时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这一做法让更多“有歹心的人”放下了“蠢蠢欲动”的念头。

案件虽然告一段落,可崔洪波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胸口堵着,不通开就压着一口气”。原来,该案的生态资源损害赔偿金虽然上缴到位了,但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修复作用。

“遇到困难就凿通!办案绝不能一诉了之。”经过苦思冥想,崔洪波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委托替代性修复行不行?”他梳理出一份完整的“委托替代性修复”流程,主动对接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共同确定“由行业专业部门实施替代性修复”的思路,同时与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及当事人共同签订了《委托替代性修复协议》,约定受委托方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1.6万元生态资源损害赔偿金专项用于蒙古百灵鸟(也包括其他鸟类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他的提议得到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认可。最后,这笔生态资源损害赔偿金发挥了作用,恢复蒙古百灵鸟生境面积50亩。

“把脉定向”,根除生态环境污染顽疾

崔洪波不仅注重发现公益诉讼检察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也能沉下心来研究解决那些陈年痼疾。

兴安盟某市,3个镇区分别建有3家供暖企业。由于环保设施落后、技改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供暖企业长期存在超标排放、污染大气的问题。2018年以来,3家供暖企业多次被环保部门处罚,但始终不见整改成效。供暖企业长期超标排放直接影响到当地空气环境质量,环保设施不达标还间接影响供热效果。

对这一情况,崔洪波“不信这‘老毛病’没有治疗的办法”。他先是带领团队根据环保部门移送的公益诉讼线索开展立案调查,走访了当地党委、政府,了解到责任主体不明确、整改资金不足、整改技术有限等多个问题。

同事们谈到这起案子都不禁皱眉,崔洪波就给大家打气:“就算是一团乱麻也总有个线头吧!咱们大伙儿就耐心捋一捋,总能解开这个‘结’。”

经过耐心“诊治”,2021年初崔洪波找到了“乱麻”中的“线头”。他先是带领团队与环保部门沟通,第一时间消化环保部门移送来的相关材料;再运用一体化办案机制,成立两级院联合办案组,邀请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联合办案。他采取与政府磋商的方式,邀请同级环保部门参加磋商,大家坐在一起,从行政执法监管角度提出要求,在治理技术标准方面给予指导,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这样一来,主体责任落实了,技术难题也解决了。

磋商会后,崔洪波又及时跟进整改,最终推动形成了市政府定期回复履职情况,环保部门进行调查评估、核查供暖企业排放是否达标的反馈机制。“这样的情况绝不能再出现了!”当别人都以为这案子就此告一段落时,崔洪波却再次迈开步子,多次跑到环保、住建等行政部门进行沟通,只为形成一份切实可行的持续巩固治理成果的建议。最终,市委、市政府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长期治理规划。困扰该地区多年的大气污染顽疾终于得以根除。

“凯歌前行”,不负使命与重托

提起崔洪波,人们总会说他:“长得人高马大,工作却心细如尘,不容半点沙子。”在对各基层院上报案件进行审查、报批时,他严格把关,从证据审查、诉求提出、法律适用到文书制作是否规范、法条引用是否准确等进行全方位细审。经他层报的30余个案件,全部得到了上级院的批复肯定。

遇到案情复杂、难以办理的案件时,崔洪波总是想办法给团队人员解压,主动指挥、参与案件办理。无论是制发检察建议还是督促整改,只要有难题,他都会第一时间与办案人员一道分析案情,定期会商,推动案件办理。两年多来,从制度建设到办案实践,他深入推动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的“三位一体”兴安盟生态检察模式;推动全盟实施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为公益诉讼办案提供专业智慧;在全区率先推动建立“林(草)长+检察长”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火焰蓝+检察蓝”消防领域公益保护协作机制、“检察公益邮路”检邮协作机制;推动单位与吉林省白城地区检察院建立“跨区域草原、河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在崔洪波的带领下,兴安盟检察分院办理的2件公益诉讼案件被西甲直播评为典型案例,10余件公益诉讼案件被评为全区典型案例。

“检察公益诉讼——心头的使命、肩头的担当。”这是崔洪波写在办案笔记上的话。他说:“多年以后,人们或许不会记得检察公益诉讼的办案检察官,但一定会赞叹绿水青山、晴空朗日的美好。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

(本报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佟美麒)

[责任编辑: 于春贺]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