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左一)和同事到企业走访调研,企业技术人员介绍相关产品专利情况。
从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以来,赵立新时刻提醒团队,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在他的带领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这款汽水承载着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也是民族品牌的代表之一。可商标却屡屡被冒用侵权,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害……”岁末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负责人赵立新一行前往某饮品公司,详细了解近年来其饮品商标被侵权情况,倾听他们对西甲直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服务需求。
从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3年,赵立新时刻提醒团队:“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我们也要跟上节奏,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在赵立新的带领下,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其个人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西甲直播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他指导办理的3起案件获评全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全力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感谢西甲直播的辛勤付出,赔偿金收到了……”某乳业集团负责人打电话向赵立新反馈情况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起由赵立新办理的路某、丁某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据了解,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路某、丁某二人未经商标权利人授权许可,将冒用某乳业集团“草原和牛”图片商标的牛奶产品对外进行销售,路某非法经营数额达84万余元,丁某销售数额达54万余元,丁某还存有价值约1万元未销售的假冒牛奶。
对被害单位而言,全力帮助其挽回经济损失是实现案件公正处理的重要一环。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赵立新在办案中探索开展刑事追诉与民事追责同步跟进,耐心对犯罪嫌疑人释法说理,最终促成犯罪嫌疑人与被害单位达成赔偿谅解协议。
此案办结后,赵立新带领团队对某乳业集团进行回访时发现,该企业生产的牛奶包装盒存在生产日期及编码易被篡改、喷码机使用油墨稳定性不强等问题,立即向该企业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建议整改,防止被不法人员钻空子。通过办案,该院已帮助某乳业集团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近120万元。
紧盯企业急难愁盼,西甲直播担当作为
作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负责人,赵立新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下指导工作中。2024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在办理督促非遗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时,遇到难以精准定位非遗保护工作重点、无法提出具有实效性的检察建议等问题,赵立新得知情况后,指导该院从《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发,明确行政机关具体职责,结合回民区实际情况,特别对非遗传承不力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最终,该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
“我们不能只盯着办案,更要着眼于优化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紧盯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立足检察职能担当作为。”赵立新说到做到。
在走访一家生物科技企业时,得知该企业作为被告的一起工程款纠纷案一审败诉,企业提起上诉,案件正在二审审理中。在详细了解合同纠纷情况后,赵立新及时向企业提示诉讼风险,最终双方调解结案,企业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从2024年7月开始,赵立新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家企业及相关部门开展“筑牢企业合法经营防火墙”法治讲座,至今已组织9场,持续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他还结合实际情况,带领同事研究服务保障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以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着力点,从融入大局、护企安商等方面提供法治服务。
摸底数明风险,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关口
服务好企业的前提是知底数明风险。怎样做到既不打扰企业,又能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同时还能高效服务好企业?赵立新制作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的电子调查问卷。问卷不仅涵盖了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还包括未来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可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受到企业代表们的好评,目前已收到企业法律咨询10余条。
呼和浩特市有乳业、大数据产业、硅材料、生物医药产业、清洁能源、现代化工产业等六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是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赵立新秉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履职理念,找准服务大局与综合司法保护的契合点。
同时,该院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围绕乳业巨头、草种业重点产业的发展战略,在全市两级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21个,靠前做好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本报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边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