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王莉到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并和同学亲切交流。
乌黑长发扎成利落的马尾辫,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执笔翻阅卷宗时目光坚定,看向未成年人时却温婉阳光……这是重庆市开州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主任王莉给人的第一印象。
2025年1月,王莉被评为重庆市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这项荣誉的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近日,记者对王莉进行了采访。
与未检结下不解之缘
2012年1月,在法院工作两年后,王莉调到重庆市开州区检察院工作。
2015年,王莉成为了一名母亲。也是在这一年,她对一名14岁男孩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从失去生活信心到重回正轨,并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这件事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王莉,让她体会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特殊意义。次年9月,王莉主动申请到未检部门工作,从此与未成年人检察结下不解之缘。
王莉没想到,自己到未检部门后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被挂断电话、被关机、被爽约甚至被辱骂……这让王莉有些心灰,但她始终坚持着,也在一次次碰撞中找到破解之道,越来越适应新工作。
2023年7月,王莉接手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讯问犯罪嫌疑人小赵时,话题一转向案件始末或小赵的童年,他就回避、躲闪。王莉给小赵的父亲打电话,但对方在电话里只顾着诉苦:“娃儿太不听话了,根本管不了,也没那精力。”
“要是我也有妈妈就好了。”知道父亲的态度后,小赵第一次主动与王莉说了心里话。原来,在小赵出生没多久,小赵父母就离婚了,母亲李某再也没有音信。经向公安机关、民政、妇联等部门多方打听,王莉终于有了李某的联系方式,但拨通李某电话后,却被李某当成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骗子。无奈之下,王莉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轮番联系李某,并邀请李某与小赵进行视频连线,最终取得李某的信任。
“我在外地也有家庭,实在没能力……”李某的话还未说完,小赵的泪水就不停在眼里打转。看到这一幕,王莉很心痛:小赵虽调皮、叛逆,但也渴望被关注、被爱。
要为小赵创造出一个爱的环境。经多次磋商,王莉向开州区妇联移送家庭教育指导介入函,向小赵父母制发督促监护令,并联合妇联工作人员为他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最终,李某同意履行监护职责,替小赵退赔被害人损失,支付取保候审保证金,并将小赵接去与她一起生活。小赵的父亲也表示,将好好学习家庭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不久,小赵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开始自食其力。他告诉王莉:“现在,爸爸妈妈都很关心我,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2024年4月,开州区检察院依法对小赵作出不起诉决定。“未检无小案,我们想得再多、做得再多,都不为过。”9年来,王莉通过办案帮助73名涉案未成年人重回正轨、融入社会,其中23名涉案人员实现就业、创业或返校升学。
认法理的“细节控”
熟悉王莉的人都说她“认死理”,是“细节控”。王莉说,她认的是“法理”,“控”的是每一份证据、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疑点,这是精准打击每一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必备的素质。
2020年3月,在审查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证人材料时,王莉对一句不起眼的话琢磨了许久:小天(化名)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小天是违法活动参与人之一,她为什么不辩解?
为了弄清缘由,王莉持续加班一个月,将68小时的同步录音录像整理为可阅文字,将5名违法活动参与人的多次供述进行表格式梳理,同时进行对比,找准言词证据变化的时间点,从中找到串供证据。同时,王莉逐帧审查6组、23小时的视频监控,客观分析事发前后小天的精神状态,最终挖掘出关键线索——当时,小天处于醉酒状态。
开州区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发出补充侦查提纲,建议重新启动侦查。最终,小天被认定为被害人。不仅如此,该院还改变了公安机关移诉的罪名,追诉4名漏犯。经法院审理,5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
2024年6月,该案入选重庆市西甲直播十佳侦查活动监督案例。“谢谢你们,让真相大白,还了孩子公道。”案件办结后,小天的爷爷专门找人帮忙注册了微信,然后给王莉发来感谢信息。他说,以后要多向检察官咨询法律知识,不让孩子再受到伤害。
家庭教育的助推者
2024年11月,“家庭成长环境风险防控一件事”模型应用正式在重庆市上线运行,标志着在重庆市范围内实现了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家庭风险防控的闭环管理。
该模型的产生,源于王莉办理的重庆市西甲直播首例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案。案件办结后,王莉的思考并未结束:“案件背后,是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情感疏离、行为偏差、学习困难、被标签化问题,这深深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如何解决家庭监护问题,更好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王莉以未成年人犯罪及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为依托,深入开展调查与分析,与同事合作撰写了《关于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提出促进家庭“依法带娃”、强化学校保护牵头作用、形成综合保护合力、推动实现异地联管等对策。
“找准了问题,明确了方向,就要有行动。”2022年10月,在王莉的积极倡导下,开州区检察院联合该区教委、民政、妇联等9部门开展未成年人监护不当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90余名未成年人解决监护问题,帮助76名未成年人解决上户、学籍、低保等问题。
“最好的保护是预防,关键是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借助数字检察战略的东风,王莉积极主动协调区委政法委,联合构建了“家庭成长环境风险防控一件事”模型应用。2025年1月,该模型获评第二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
每一起案件的“思前想后”,总会激发王莉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创新。近年来,她参与创建“办理留守儿童案件工作机制”,推动开州区检察院被西甲直播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牵头建立重庆市首个性侵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中心、川渝首个跨区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畅通了未成年人检察保护“最后一公里”。
“我们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孩子的人生或许就会更好一点。”王莉努力办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不仅收获人民群众的赞誉,还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优秀法治副校长”等诸多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本报记者张博 通讯员黄顺祥 谭岗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