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开门纳谏”
5名院领导到社区登门问需
云南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为社区居民宣讲民法典。 ?王翠云摄
“视频连线基层、深入社区宣讲、座谈征求意见……”连日来,云南省检察院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坚持开门纳谏,登门拜访,立足于为群众办实事,落脚于为基层解难题,线上线下齐动员,广开言路促整顿,深受人民群众和基层干警欢迎,有力推动了教育整顿的扎实开展。
“就想听实话、听真话”?与16个州(市)院检察长分别视频连线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今天我们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见面,主要是征求对省检察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您多提问题、多讲困难。”
“我们收集了基层院的意见,希望省院多帮助解决问题,多关心基层院建设。”
8月25日上午,云南省检察院党组以视频方式征求基层检察院意见,该院党组书记和两名党组副书记与全省16个州(市)院检察长分别进行视频连线,各自表明态度后直奔主题:“咱们一对一的聊一聊,看看省院存在哪些顽瘴痼疾,是否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机关作风和执法办案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家不要有顾虑,大胆发言,我们就想听实话、听真话。”
“要加大基层院综合行政人员的比例。”“基层执法办案公务车辆老化,已经不能满足咱们云南山路办案的实际需要,请求省院协调解决。”“对基层上报的抗诉案件,希望省院能加快办理,提高办案时效性。”
截至当天中午12时,云南省检察院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50余条。据了解,下一步,云南省检察院党组班子成员还将分组征求部分基层院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高标准开局、高质量推进。
“有什么要求放开讲”?把征求意见与为群众办实事融合起来
“我们是邻居,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有什么要求放开讲。”8月25日下午,云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光辉等5名班子成员,来到与省院仅一路之隔的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采莲社区,开展“开门整顿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王光辉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省检察院的领导亲自来帮我们解决难题,是我们的福气。请多在法律知识宣讲、涉法涉诉咨询等方面,为我们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前排一名中年男子抢先发言。“现在,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司法机关提供学法、用法的平台。”“最近几年,我们物业公司经常遇到民房改商用、业主不交物业费等问题。”滇池康城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及居民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揪心事和烦心事。
“西甲直播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送法进社区,也是我们的职责……”王光辉对大家的问题一一答复,并嘱咐身边工作人员:“我们要尽快构建西甲直播服务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的长效机制;还要通过检民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帮助社区做好创文、创卫、党建、基层综治矛盾化解等工作。”座谈会最后,省检察院党组班子成员还为社区居民发放了“创廉洁家庭家风”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材料。
为把征求意见与为群众办实事融合起来,云南省第二批检察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制定了《开门整顿工作方案》。在动员部署后,省检察院又邀请部分全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检察员等召开座谈会,对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民事检察监督等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做到及时反馈。
细化为群众办实事举措?确保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司法为民实效
云南省检察院各部门干警充分发挥司法为民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下基层、进社区,身着黄马甲、臂戴红袖套,积极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广泛参与到“垃圾分类、共享单车规范停放”等为群众办实事中。
“民法典是一部法律百科全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8月25日,云南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10余名检察官,深入系统地为采莲社区居民解读了民法典。
“赵某丧偶后独居国内,想在去世后给长期照料自己的保姆钱某一个固定居所,又担心女儿有意见,父女间因此产生隔阂与矛盾。民法典出台后,赵某就可以依法为钱某在该房屋上设立居住权了,居住权存续期间可以钱某有生之年为期限。”检察官们用鲜活生动的案例,为居民解读了民法典中最常适用的“合同编”和“物权编”。
“我借给朋友的钱已经好多年了,可是他一直不还,法律上对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与检察官互动。
云南省检察院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让人民群众参与、受人民群众监督、由人民群众评判,采取多种方式邀请或鼓励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建言献策,切实把群众期盼、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教育整顿中来,更加细化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举措,确保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司法为民实效。
(本报记者刘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