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毗邻渤海黄海,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海洋经济优势和基础,2019年,烟台市提出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烟台市西甲直播着眼大局,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把守护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海洋牧场、打造旅游品牌等方面开展护航工作,充分发挥西甲直播独特优势,切实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以“检察蓝”服务“海洋蓝”,助力深度经略海洋目标实现。
海洋生态法治圈
【龙口市检察院】
龙口:对办结的疑难复杂案件开展集中总结
“我知道每年的5月到9月是禁渔期,也清楚禁渔期不允许出海捕捞作业,更知道底拖网属于禁用渔具,但一想到能多赚点钱,我就抱着侥幸心理去捕鱼了。”2019年10月,被取保候审的许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面对龙口市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时,后悔地说道。
龙口市推行禁渔期已是多年的老规矩,各种捕捞禁令也众所周知,但禁渔期内明知故犯的非法捕捞者却还是年年都有。2019年的禁渔期内,许某、吴某等人驾驶渔船使用底拖网进行非法捕捞,被龙口市渔政管理站及龙口市公安局龙口边防派出所当场查获。后龙口市公安局以许某等4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向龙口市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经审理查明,2019年7月15日,许某、吴某等4人在休渔期内驾驶渔船在渤海区某渔区使用渔具进行捕鱼作业时,被联合执法部门当场查获,现场查获渔货爬虾200余斤。经龙口市渔政管理站认定,许某等人使用的底拖网属于禁用渔具。
“这种使用沉入水底的拖网捕捞底层渔业资源的做法,是一种毁灭性的捕捞方式,在拖网作业过程中,所经水域海底水文被严重破坏,各类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也受到损害。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捕捞行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办理该案的龙口市检察院检察官李翔说。
李翔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对许某等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理工作,解释相关法律规定、说明本案的严重社会影响,让犯罪嫌疑人逐步放下心理防线,卸下思想包袱,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达到认罪悔罪的效果。
针对许某等人在该案中的作用及认罪悔罪态度,龙口市检察院对许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分别提出了量刑建议,并向法院提起公诉。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在下一步工作中,龙口市检察院将继续加大对渤海渔业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扩大法律宣传教育范围,为保护渤海水域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资源,构建和谐海洋生态法治圈贡献检察力量。
(本报通讯员杜潇)
助力远航
【莱州市检察院】
莱州: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检察官到朱旺港开展调研
“西甲直播的一系列工作,保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有你们保驾护航,我们工作起来也有底气。”近日,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工作人员对莱州市检察院一年来为朱旺港经济发展提供的法律服务频频点赞。
莱州市朱旺港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由村民自发建设的港口,在一线工作中如何防范安全风险、遇到侵权如何维权等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莱州市检察院主动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到港口、园区开展座谈和专题调研,及时应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为涉海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我们始终坚持把护航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一直在尝试拓宽西甲直播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渠道,在此过程中不断更新司法理念,加强沟通联络,延伸检察监督服务触角,更好地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莱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周天军说。该院通过不断深化检企共建、畅通维权绿色服务通道、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组建涉海检察专职办案组等方式,为海岛经济保驾护航。
该院办理的杜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就是涉海检察专职办案组办理的一起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杜某等人组织9条外籍渔船、40余人先后在莱州等海域捕捞鲅鱼等水产品,被查获时共非法捕捞鲅鱼等水产品1.7万余斤,获利近30万元,在当地造成较大影响。
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采纳了全部公诉意见,对提起公诉的9名被告人全部作出有罪判决,及时制止了“捕”“售”组织完备的犯罪行为,避免了更多渔业资源的损失,同时也有力地震慑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
“为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我院在案件作出判决后,迅速向海洋渔业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该案承办检察官朱娜说,“我们还联合公安局、海洋渔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就如何加强配合协作,严厉打击破坏海洋渔业资源、非法越界捕捞等犯罪行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在海洋强市、经略海洋的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用“检察蓝”助力蓝色经济扬帆远航。
(本报通讯员杜潇)
微信群里的秘密
【蓬莱市检察院】
蓬莱:检察官定期到养殖户家中走访,征求意见建议
“大飞出来了,大家注意点!”
“收到,收到!”
“小飞也出来了!”
“明白!”
这些话乍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台词,其实是来自蓬莱市一个名为“船长群”的微信群。2019年8月26日,蓬莱市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对16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一起隐藏在微信群里的非法捕捞案展现在人们面前。
周某等人通过建立微信群,组织、指挥非法捕捞活动,并通过微信群通报渔政部门检查船只的动向。该案涉案人员众多,案情复杂,证据材料繁多,社会反响较大。案发后不久,蓬莱市检察院立刻指派6名干警提前介入该案,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9点半左右是渔船晚上准备靠港的时间,犯罪嫌疑人安排工人负责在岸边把渔船打捞上的海产品分拣装箱,由专人过秤记账,之后就把装箱的海产品统一定价销售给招揽的鱼贩子。而‘大飞’和‘小飞’指的是渔政部门的检查船只,他们会在微信群中发布渔政检查船只的位置信息和检查的时间,方便出海偷捕的船只进行躲避。”办案检察官介绍道。
介入侦查期间,办案检察官曾经为了弄清一个犯罪事实,先后3次和公安侦查人员前往看守所提审。公安机关根据办案检察官的意见,相继补充了黄渤海休渔期时间示意图、犯罪嫌疑人周某等人的手机电子数据、银行卡交易明细等关键证据。
案件办结后,为进一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蓬莱市检察院又以办理该案为契机,主动作为,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守护公益
志愿前行”海洋专题座谈会,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化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本报通讯员袁丹)
守卫“候鸟驿站”
【长岛县检察院】
长岛:到码头开展法治宣传
雀鹰、红角鸮、山斑鸠、虎斑地鸫……这些鸟类的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但守护在海岛的长岛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却了解得十分清楚。
2019年5月,长岛县检察院接到该县森林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一起涉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共捕获野生鸟类21只,其中6只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只为“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内的保护动物。望着图片上的野生动物,办案检察官心痛不已。
长岛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151个岛屿组成,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渤海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有着“候鸟驿站”的美誉,每年途经长岛的鸟类有226种,是山东鸟类总数的67.4%。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会对长岛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受理案件后,办案检察官加班加点查阅证据材料,认真审查和补充证据,对相关犯罪事实进行认定。据悉,该院即将对李某一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近年来,为了加强对渤海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长岛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持问题导向,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坚决依法打击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指派专人负责,确保对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犯罪案件专办、快办、严办,为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检察蓝守护海洋蓝。除了依法打击犯罪营造震慑犯罪的高压态势外,长岛县检察院还主动作为,重拳出击,紧紧围绕环境资源保护、海洋生态文明等工作作出重大部署。2019年3月,长岛县检察院及时出台服务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16项措施,争取区工委管委出台了《关于支持西甲直播依法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区工委管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区工委转发工作做法。
据长岛县检察院专委齐志宏介绍,2019年,长岛县检察院组织开展了“下岛入户大走访,保护海洋生态基层行”活动,实地走访有居民居住的10个岛屿,与村两委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通过发放法治宣传册、现场讲解案例等形式,向渔民宣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引导渔民依法开展海洋生产作业,有效提升岛上居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本报通讯员袁丹)
服务旅游岛
【烟台市牟平区检察院】
烟台牟平:法律大篷车驶向街头
“检察官,我真是后悔啊,本来是没事请朋友吃饭喝酒,没想到,因为几句玩笑话而引发10来个人打斗,我也因为涉嫌寻衅滋事罪被逮捕。”面对烟台市牟平区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陶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2019年9月7日,结束当天工作的陶某邀请几个工友到养马岛附近饭店喝酒小聚。酒后,陶某的几个朋友因为言语不和与在另一饭店就餐的杨某等人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最终造成多人受伤。养马岛边防派出所以涉嫌寻衅滋事罪立案调查。牟平区检察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将陶某等人批准逮捕,近日,该院将该案向牟平区法院提起公诉。
养马岛是牟平区的一张靓丽名片,是牟平区推进全区旅游战略的“龙头”。每年来此的游客、商人、务工人员等达到上百万人次,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因为停车、吃饭、挤碰等小事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不在少数。十一黄金周期间也遇到过几起外地游客因为争抢停车位发生争执后,进而打架斗殴的案件。由于游客是外地人,在此逗留的时间较短,如案发后不能及时取证,则会导致后续取证困难,无法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双方意见较大,这也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牟平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魏秀颂表示。
牟平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围绕海洋旅游品牌之城建设,多举措助力营造养马岛的良好旅游环境。该院利用到派出所开展执法监督的机会,专门对派出所办案民警进行授课,指出办理此类案件的注意事项,全面提升民警执法理念和能力,合力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该院还以全面强化法律监督为切入点,督促派出所科学布警、合理巡防,加强“渔家乐”周边巡防执勤,确保实现“渔家乐”零火灾、零涉毒、零发案,不断加大对养马岛广场和各个旅游景点的巡逻力度和密度,防止各类案件发生。同时向有关部门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关于生态旅游岛建设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给广大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该院还利用一年一度“养马岛读书节”的有利时机,邀请养马岛管委会负责人、派出所民警、辖区村队“两委”成员等到该院“党旗飘扬检徽红”党性教育基地、农村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选派业务素质强、综合能力高的干警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让普法和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实现同频共振,让依法办事、服务群众等理念深入人心。
(本报通讯员王莎莎)
小码头消失了
【招远市检察院】
招远:检察官到海域现场查看
“前些年这里真是脏乱差,现在好了,堆放在海边的砂石已经清理走,水质也变得更干净。公益诉讼可真是好,保护了咱们这片海水浴场。”近日,招远市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辛庄镇回访时,村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金泉山海古村落”一直是招远市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源。尤其在夏季,优质的海洋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但是,招远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招远市某渔业有限公司在辛庄镇海埠村以北海域,通过投放石料、混凝土构件等形式违规建设临时的停船码头,涉案海域内已经形成非透水式构筑物,严重影响了该片海域的生态环境。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招远市检察院检察官发现,相关执法部门在巡查时已发现了非法建设的小码头,向某渔业有限公司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并作出相关处罚建议。但由于没有下达行政处罚决定,违法的小码头一直未予拆除。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招远市检察院立即成立专案组,通过调取行政卷宗、走访村民和行政相对人、发出调查函等形式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对涉案海域进行了全面的现场勘查。为了准确无误地掌握污染情况,此次勘查还启用了无人机进行核查、取证,拍摄了海岸线的全景成像图。“从图片中就可以清晰看到被污染海岸线的现状和长度,这样便于固定关键证据,为下一步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打下坚实基础。”该院员额检察官王绍莉表示。
2019年4月,招远市检察院向相关部门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但对方一直未全面履行监管职责,海域资源也持续处于受侵害的状态。同年6月,招远市检察院依法向市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市法院公开审理后作出判决,要求相关部门履行法定监管职责,对某渔业有限公司实施行政处罚。这起案件也成为山东省首例海洋环境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入选山东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昔日耸立在海平面上的码头已不见踪迹,沉淀的渣土和堆放的砂石已经被清理干净,湛蓝色的海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们提起公益诉讼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真正发挥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看护人’的角色作用。”招远市检察院检察长姜峰表示。
(本报通讯员高志岩)
本期同题·山东烟台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常洪波 徐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