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构建食药安全立体监督体系
时间:2025-03-25  作者:韩宇  来源:法治日报
【字体:  

今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要求,聚焦医疗器械安全、预制菜质量安全、特定场所餐饮安全等领域,构建“网格走访+云端筛查+重点守护”立体监督体系,以数字赋能破解监管盲区,积极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检察职能,用这份科技精度与司法温度交织的检察“处方”,守护千家万户的食药安全。

网格走访

“散装腊肠找不到生产日期?”“充电站的快餐车有健康证吗?”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走进辖区街巷,摸排走访辖区食品药品经营单位证照是否公示、标签要素是否齐全、广告是否有禁用词汇等,用“放大镜”审视细节,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

调查时,检察官发现农贸市场多家商户的散装食品存在“身份缺失”的情况:腊肠仅用塑料袋封装却无生产日期,散装茶叶缺失生产许可证编号,速冻玉米粒包装袋字迹模糊……而在某汽车充电站,检察官调查时发现,餐饮区既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未公示从业人员健康证。

针对这些问题,检察官立即向行政主管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及时规范有关商家整改。

“经营者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初衷值得肯定,但食品安全不能打折扣。”检察官说,“西甲直播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推动行政主管机关压实监管责任,促进便民服务与经营主体合规有机结合,使消费者获得便利服务的同时,食品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云端筛查

“磁疗贴月销上百单,备案凭证竟‘隐身’!”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在定期排查中发现,某外卖平台商家销售磁疗贴时,未按有关规定在主页面展示备案凭证。

检察官们迅速启动“云端双向排查”机制,以“磁疗贴”“雾化器”等为关键词在外卖平台展开筛选,并通过“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收集志愿者提供的违规线索,最终发现辖区多家二类医疗器械网店存在备案凭证“隐身”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了检察建议书,监督其依法履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管职责,规范辖区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行为。

“我们构建的‘云端双向排查’机制,通过双向发力破解网络销售监管难题。”检察官介绍,“该机制一方面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收集公益诉讼志愿者提供的违规线索;另一方面以消费者身份模拟购物路径,对外卖平台实施定向检索。通过将平台抓取数据与行政机关备案信息进行比对,让备案凭证‘隐身’问题无处藏身。”

靶向发力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在早市走访时发现,某商家出售黄瓜籽、杏仁粉、野生杏仁时存在虚假宣传情况,其受众又多为防骗意识较弱的中老年群体。针对这一情况,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行政主管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依法查处普通食品广告的药用宣传行为。

除此之外,检察官们还化身“普法宣传员”,在辖区市场和健身广场发放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册。检察官们发现,“中老年群体由于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容易被‘神效’话术误导,靶向监督必须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才能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翻开检察官们的工作笔记,上面清晰标明了特定群体的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区:老年人轻信“祖传秘方”、学生对“三无”零食缺乏警惕性……下一步,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将把“靶向监督+普法宣传”模式延伸至养老场所、校园周边,使监督力度与普法温度并肩,共同维护更多消费者权益。

从数据云端到烟火巷陌,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以法治之力助推筑牢食药安全防线。每一次云端筛查的精准定位,每一次街头巷尾的细致摸排,每一次耐心细致的叮嘱,都在为群众的“菜篮子”“药箱子”注入坚实的安全感。

(本报记者韩宇)

[责任编辑: 朱晓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