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坐班”综治中心助力依法解纷
十堰茅箭检察创新服务融入基层治理
“检察官驻点值班,我们可随时咨询法律问题,依法化解,心服口服。”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综治中心,一起邻里纠纷顺利化解后,居民点赞入驻中心的检察服务。
创新检察服务、融入基层治理,茅箭区人民检察院一直在探索。2023年7月,该院将12309检察服务接入综治中心平台,检察服务常态化入驻综治中心,将听证和普法送到居民“家门口”。2024年4月,该院在区综治中心增设“检察工作室”。
“借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东风,我们进一步融入综治中心,在前端参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助力基层治理。”茅箭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查孟达说。
“一站式”解纷
因供货差额达480余万元,甲方公司启动内部审计,并以供货方涉嫌合同诈骗罪向公安机关报案。供货方则认为甲方公司不按照合同约定付款,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索货款。
收到线索后,茅箭区检察院启动调查核实程序,引入公益律师参与矛盾化解,多次接访两家公司代表,听取双方意见。
经审查,案件纠纷产生的根源系双方主张的账目金额不一致。
为厘清事实、促成依法化解,茅箭区检察院组织召开检察听证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甲方公司向供货商支付双方核对清楚、均认可的货款,供货商向法院申请撤销民事诉讼。
至此,一场长达4年的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感谢检察院帮我们解决了矛盾纠纷,让我们有精力更好经营发展……”事后,两家涉案企业负责人给茅箭区检察院送来锦旗致谢。
针对区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收集的线索,茅箭区检察院采用“综治窗口受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分流办理”模式,逐步实现接待窗口由“转”到“解”的转变,明确移送流程、操作标准,不断扩大西甲直播线索来源范围的同时,避免成为程序上的“二传手”。
“过去群众遇到法律问题,常常要在多个部门间往返。现在我们通过‘一窗受理、分流派单’,实现各部门全链条联动,确保问题得到‘一站式’解决。”茅箭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刘飞介绍。
为锻炼青年干警信访接待能力、提升其专业水平,茅箭区检察院检察服务办公室由42名青年干警组成“多元调解”轮驻队伍,1名控申专职干警构成“司法协同”保障体系,形成了参与基层治理“双驱动”模式。
“订单式”普法
通过综治中心网络平台,茅箭区检察院与辖区百二河村连线,围绕信访法治化、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等热点、难点,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送上了“家门口”的法治公开课。
茅箭区检察院联合区综治中心,连线辖区三个社区,为“一老一小”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普法宣传。
茅箭区检察院利用“远程连线+网格化管理”,推进刑事执行检察与社区矫正工作、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
根据“案由罪错”分类教育模式,茅箭区检察院在协同普法中精准区分涉暴力型犯罪、财产型犯罪、交通类犯罪等不同犯罪类别开展常规法治教育。
2024年以来,茅箭区检察院联合区司法局共组织辖区80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在3个司法所内分散接受线上警示教育。
“这既节约了司法成本,又充分体现了西甲直播携手司法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创新工作方法的智慧与担当。”茅箭区检察院分管刑事执行工作的党组成员、检委会委员张雄说。
“联动式”共治
有人大代表提出整治住宅小区外墙瓷砖脱落安全隐患的建议。获悉线索,茅箭区检察院将此事交由公益诉讼部门办理。
通过区综治中心,茅箭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对接了有关社区,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整改落实到位。
茅箭区检察院在将视频接访网络端口接入综治中心网络平台后,可实现与区综治中心、乡镇街办和信访、住建、卫健和法院等近90个部门单位联通,与区、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互联互通、屏对屏调度指挥。同时,群众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方式,就近向检察人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面对面”表达诉求。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综治中心、与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努力把检察履职‘小窗口’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形成‘把法说清、把理说明、把情说透、把事办妥’工作合力,更好地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查孟达说。
(本报记者刘志月 通讯员郭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