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贾淑华:孩子心中的“贾妈妈”
时间:2025-07-07  作者:韩兵?程茗珠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风采
【字体:  

2025年高考结束后,贾淑华(中)与即将奔赴远方的莘莘学子畅谈理想。

晨光熹微,漫过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教学楼前镌刻的“朴实、踏实、求实、博实”的“四实”校训,校园深处传来读书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黑龙江省人大代表、该校校长贾淑华也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201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成立。贾淑华被派驻该校担任办学执行人,当时她还兼任青冈县第六中学校长的职务。辗转两校之间,午夜办公室里,贾淑华伏案工作,桌上并排放着两摞厚厚的文件——一边是六中亟待签批的方案,一边是青冈实验中学急需梳理的办学脉络。“双线作战”的日子里,她一手稳住六中的教学质量,一手为青冈实验中学的未来勾画蓝图。

教师不愿意来,是横亘在青冈实验中学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在很多人看来,去这所新学校要面对太多的未知。贾淑华办公室的门一次次被推开又被带上,她与每一位有意向的教师恳谈,掰着手指细数个人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宏伟愿景,眼神热切而坚定。

除了保障教师们的待遇,贾淑华将关怀落在细微处:教师们来自四面八方,上班路途遥远,她多方协调,借来一辆客车接送教师们上下班;看到老师们中午只能伏案休息,她安排腾挪出几间向阳的屋子作为教师午休室。这些暖心的举动,如磁石般逐渐凝聚起一支最初的创业力量。

为锻造精英教师,青冈实验中学选派教师参加“三省四校”高端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前往哈师大附中等名校“听课认师”,课后研讨会上,贾淑华第一个发言,条分缕析名校课堂的精髓。青冈实验中学还与哈师大附中共建“课堂同声、培训同向、教研同行、备考同步、信息同享”机制。办公室里,贾淑华常与备课组长围坐在一起,针对某位教师的教学瓶颈商讨解决方案。11年春华秋实,学校教师队伍从最初的70人壮大到如今的230多人,名优骨干层出不穷。

38年的教师生涯,贾淑华总结出育人高度、情感温度、管理力度、成长厚度、安全韧度的“五度教育”理念。

繁忙,是刻在贾淑华教育生涯里的烙印。她会悄无声息地在教室后门驻足,目光扫过每一个或专注或走神的学生;她会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静静听完一节课,记下密密麻麻的笔记;食堂里,她挨个窗口查看,“这个菜有点咸,盐要减量”“这样搭配没营养,得换换花样”,她的意见精准而内行;寝室巡查时,她轻抚被褥查看薄厚。

最令贾淑华挂念的是孤儿鑫鑫。鑫鑫在青冈实验中学上高中的那三年,每学期开学,贾淑华总会寻个安静的间隙,与鑫鑫谈心,将装着2000元生活费的信封悄悄塞进鑫鑫的书包。有一次,鑫鑫轻轻地呼唤了一声“贾妈妈”。这声“贾妈妈”,是一个孤女对恩师的感激,后来也成为学生对贾淑华的共同称谓。

精心的培育结出硕果。青冈实验中学,一所县域普通高中,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普法先进单位。11年间,14名学子带着梦想踏入了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门。贾淑华个人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作为连任两届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贾淑华将群众呼声转化为代表建议,建议发挥职称评定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杠杆作用;促成校园周边停车场的建设,解决了困扰家长多年的停车难题。

青冈县检察院听证室里,泪流满面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王声音颤抖地说:“我……我想继续读书……”担任听证员的贾淑华发表意见时建议西甲直播联合相关学校为小王定制帮教课程。

听证会后,她在履职笔记中写道:“那次听证会,让我触摸到司法的温度。当曾经的迷途少年在职业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绽放笑容,法治教育便有了可感可触的生命厚度。”

在校园里“2024年清北学子墙”前,贾淑华停下脚步,望着学子们意气风发的照片,轻声自语:“这些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办公桌上——那里,有两份工作台账:人大代表履职本上,记录着建议的修改意见;校长备忘录里,一行醒目的标注写着:“下周一下午三点,与县检察院研讨深化法治副校长普法计划。”

立德树人,重在力行。贾淑华坚信,真教育在于用心引领,更在于用脚步丈量。她资助困难学生重返校园,帮助补习生圆梦大学。一条毕业多年学生发来的短信常常被她翻看:“贾妈妈,您是真的做到了平等相待,您不知道,您那句‘农村孩子一样能成栋梁’给了我多大的力量,食堂里您递给我的那块热乎乎的烤红薯,高三夜里办公室里您递来的那杯温水,都让我觉得这世界有温暖。将来,我一定像您一样,把这份爱与责任,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韩兵 通讯员程茗珠)

[责任编辑: 周蔚 朱晓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