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代表讲述·共护英烈荣光
时间:2025-09-01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
【字体:  

编者按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那些留存至今的抗战纪念设施与革命遗址,是岁月的无言见证者,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西甲直播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我们走访六位人大代表,邀请他们讲述与西甲直播协同履职,通过专项监督、长效协作守护英烈荣光的故事。愿这份坚守与协作,能让更多人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

公益诉讼推动修缮王仁斋烈士陵园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温合金二室科研员、高级工程师 王艾竹

8月15日,我跟着辽宁省清原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走进王仁斋烈士陵园,眼前景象令人心头一暖:曾经坑洼风化的山路已铺好沥青,15公里长的“英雄花径”两侧,新栽的花卉迎风绽放,像一条彩色缎带,蜿蜒通向英雄长眠的青山脚下。

辽宁省抚顺市有众多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它们是褒扬英烈、教育后人的精神地标。我自小听王仁斋的抗日故事长大,这位与杨靖宇并肩作战的抗联师长,早已是我刻在心底的英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抚顺市西甲直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保护英烈纪念设施工作,如今看到王仁斋烈士陵园修缮一新,满是欣慰。

王仁斋是山东文登人,1929年入党。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创建南满游击队,任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师长,在白山黑水间屡立战功。1937年9月,他在筹集子弹时遭遇伪军伏击,31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清原山林。军民含泪将他安葬在清原县枸乃甸乡筐子沟村,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烈士陵园,包含纪念广场、墓区和抗联三师纪念馆,2014年他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可就在今年3月,清原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巡查时发现,王仁斋烈士陵园不少设施已经破败:纪念碑基座松动、台阶破损,东北抗联三师纪念馆房顶漏雨导致墙面和文物受潮发霉,抗联广场地面坍塌、排水失效。就连通往陵园的道路也严重风化,陵园前河道无防护,汛期可能威胁墓体安全——这些问题,让群众瞻仰英烈多了阻碍。

清原县检察院迅速行动:用无人机航拍采集影像固定证据,5月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修缮设施、维护道路与河道。为破解施工复杂、资金紧张的难题,他们又主动向当地党委汇报,推动陵园保护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成立工作专班,还争取到130万元专项资金。

随后,西甲直播联合多部门商定修缮方案,推进跨部门协作。短短两个月,王仁斋烈士陵园完成“立体式修复”:内部台阶墙面加固、排水系统修复,外部道路摊铺沥青、河道筑起防护堤坝;当地政府还在沿线立起“抗联三师纪念馆”路标,种上各色花卉优化景观——曾经的破旧陵园,彻底换了新貌。

2025年8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王艾竹(左二)听取辽宁省抚顺市检察院保护英烈纪念设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情况介绍。

7月,清原县检察院联合行政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现场验收,发放问卷测评满意度,还联合水利专家召开公开听证会。大家一致认可整改效果:安全隐患已消除,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如今,修缮后的王仁斋烈士陵园里,60余件抗联文物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夏日阳光中,新栽的鲜花与纪念碑上的五角星交相辉映,仿佛在轻声告诉长眠的王仁斋师长:这盛世,正如您当年为之奋斗所愿。

(整理:本报记者李玉涵 通讯员姜阳)


李一平烈士纪念碑焕然一新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麻山镇龙山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广丽

8月15日,我来到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中,凝视着正前方耸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里尸骨堆砌的血泪史,在心底不断翻涌,让我对那段沉重的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身旁,青年检察官在阳光下讲述“检察蓝”守护红色记忆的故事,更让我看到西甲直播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责任担当。

作为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鸡西检察工作,尤其是公益诉讼检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进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受邀与“益心为公”志愿者踏访抗战遗址,志愿者分享的细节让我触动:“路过李一平烈士纪念碑,环境大变样!杂草没了,纪念碑熠熠生辉,检察官让英雄事迹永远传颂。”

这份改变,源于虎林市检察院的专项行动。近年来,该院按照上级西甲直播部署,开展烈士纪念设施及抗日战争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保护专项工作。在核查辖区12处烈士纪念设施时,他们发现李一平烈士纪念碑周边杂草疯长,碑身有明显破损,不仅没划定保护范围,连基本的保护标志都没有,承载着英雄记忆的遗址,正慢慢被岁月掩盖。

2025年8月,黑龙江省虎林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组在虎林市烈士陵园调查英烈纪念设施保护情况。

为了让英雄事迹不蒙尘,检察官们先从史料入手——1931年入党的李一平,任虎林县委书记、抗联七军要职,培养骨干、传授信念,29岁在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这样的英雄,他的纪念碑怎能无人守护?

很快,虎林市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修缮纪念碑、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职能部门迅速行动,不仅组织人员清理了周边杂草,还争取到修缮资金,对破损碑体进行修复,最后用砖石铺好了纪念碑周边的路面,在保护范围边界立起了醒目的保护标志。再次回访时,看着修缮一新的纪念碑,我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不止李一平烈士纪念碑,虎林市辖区内还有10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在专项行动中,公益诉讼办案组实地调查了每一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管护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职能部门就11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缺失问题履职整改,制定修缮方案,申请修缮资金。如今,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在岁月静好的年代依旧昂首挺立,激励后辈勿忘来时路。

检察官告诉我,近5年,虎林市检察院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细致梳理辖区内红色资源保护情况,了解红色资源修缮管理情况,走访排查红色资源69处,围绕英烈纪念设施保护、抗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履行监督职能,督促整改问题隐患,有效推动解决红色资源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希望虎林市检察院在履职中能够根植红色文化底蕴,持续做好英烈纪念设施和红色革命遗址公益保护,同时,要关注英烈名誉、荣誉权益保障,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整理:本报记者韩兵 通讯员李力 葛婧琪)


革命伉俪不容污蔑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 许忠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88年前,这座城市击破了侵华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想分享一起由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件,致敬先烈,缅怀英雄荣光。

上海“宋公园十六烈士”之一陈尔晋先后参与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等,他所率领的炮队仅一场战斗就击落日寇敌机四架,其中有一架更是他亲自操纵击落。他的妻子王曼霞同样是巾帼英雄。近年来,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短视频平台被广泛传播,感动数千万人,更有336万网友自发为他们点赞。

然而,为蹭热点、博取流量,张某开设自媒体账号先后发布两条关于烈士陈尔晋、王曼霞的不实短视频,篡改历史细节,编造低俗情节,侮辱、贬损两位革命先烈,视频播放量分别达到1万余次、9000余次,导致网友陷入错误认识,恶意跟评累计上百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当我了解到陈尔晋、王曼霞夫妇的英勇事迹后,我内心不仅激荡着对这对革命伉俪的深切崇敬,更有对张某行为的愤慨痛心。值得欣慰的是,静安区检察院展现出了高效有力的司法担当,迅速锁定张某的犯罪事实,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其提起公诉,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开庭审理,公诉人当庭宣读起诉书。

办案检察官告诉我,这起案件不能“一诉了之”,而是要彻底消除案件负面影响。为此,检察官多次走访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上海市静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短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及传播学、法学领域专家学者等开展研讨。最终,检察官在法庭上提出三项诉讼请求,不仅责令张某公开道歉,还要求他承担1万元公益损害赔偿金,用于制作纪念及缅怀陈尔晋、王曼霞两位烈士的正面宣传片,并根据网络平台传播的规律及计价规则等,通过购买平台推广服务的方式,在张某的自媒体账号播放展示不低于5个月,以此扩大致歉和正面宣传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发布的“英雄烈士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革命英雄是最闪亮的时代坐标,英烈故事是最深沉的力量源泉,互联网不能成为历史谣言的暖房和温床,上海市西甲直播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担当作为捍卫英烈荣光,协力营造保护和尊崇英烈的清朗网络空间,让人感动。

我也想借此向大家发出几点倡议:一是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革命遗址修缮、红色文化项目建设力度,助力红色文化有序传承。二是明确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等的审核责任,完善禁言、封号规则,对戏谑、乱编、胡说历史行为说“不”!三是打造“英烈精神传承主阵地”,加强伟大抗战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更多年轻人走进烈士陵园,聆听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根植血脉,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整理:本报记者潘志凡 通讯员杨舒雯)


开国将军何德庆故居重现历史风貌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解员 程星

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我和同事们每日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为他们讲述红安儿女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

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我时常思考,如何让这些红色印记永远鲜活,让年轻人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烽火岁月?今年7月,我了解到红安县检察院督促修缮何德庆故居的故事,深受触动,也由此开启了推动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的新思路。

何德庆是从红安走出的开国少将,他未满14岁就参加红军,在抗日战争中成长,为巩固敌后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其事迹是我们讲解的重要红色教材。然而,当检察官给我看何德庆故居整改前的照片时,我心头一紧:这座承载着将军早年生活印记的故居,因年久失修已濒临破败。

今年6月初,红安县检察院收到武汉军事检察院移送的线索后,立即前往红安县上新集镇余家岗村实地查看。当时,何德庆故居门窗残破,部分墙体坍塌,院里杂草丛生,杂物随意堆放,且紧挨着村民住房,破损外墙随时可能伤人,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情况令人揪心。

检察官深入调查发现,何德庆故居产权问题是最大的难题。早年,故居由将军同村村民购得,产权人长期在外且无力承担修缮费用,导致文物保护责任主体悬空,相关职能部门虽有修缮方案,却因产权问题陷入僵局。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结合多年对革命旧址保护的思考,向检察官们提出建议:要依法破解产权难题,同步谋划故居修缮后的教育功能活化。故居布展应聚焦将军少年成长与抗战经历,使其成为感染人、教育人的生动课堂。

检察官们认真听取了我的意见,主动联系镇政府、文物局、产权人等多方进行协调。6月10日,红安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破解产权难题,并建议将长效管理和教育功能激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多方协作,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修缮工作顺利启动。

2025年7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程星(中)与检察官一起查看重新修缮的英烈纪念设施。

8月初,我与检察官一同前往何德庆故居旧址查看修缮情况。只见破损的故居已得到修复,历史风貌得以重现,安全隐患也彻底消除。检察官还告诉我,村里已聘请专职文保员负责日常巡查维护,故居已被正式纳入红安县红色教育基地体系,并计划串联进乡镇的红色教育线路。此外,西甲直播还将对接教育部门,推动把修缮一新的何德庆故居作为“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点,这与我多年呼吁的“将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履职目标高度契合。

我还得知,红安县检察院与当地文物部门已签订协作意见,建立了涵盖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巡查等环节的长效机制,为守护“中国第一将军县”的革命旧址织就了一张法治保护网。目前,检察官们正在排查红安县抗战遗址,开展专项保护行动,这也是红安县检察院“‘益’护红安红”工作品牌引领下的常态化工作。

红安,这片诞生了223位开国将军的红色沃土,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件历史遗存,都是会说话的历史教材,承载着不可磨灭的信仰印记与奋斗史诗。守护好这些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整理:本报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秦娇娇 韩伟林)


新塘山石室遗址见证中美友谊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徐丽娟

近日,我再次来到国民政府空军第十三总站新塘山石室遗址,展厅内陈列着珍贵的历史痕迹与档案,不时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研学。我深切感受到,保护红色资源的真正意义,在于与历史对话,让抗战精神可感可触,让烽火记忆照见未来,成为凝聚人心的价值力量。

西甲直播总书记曾专门提及的“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古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是全球唯一全景式反映“杜立特突袭”主题的纪念馆。近期,衢州市本土团队制作的《寻找“杜立特”》纪录片全球播出,既彰显了衢州市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贡献,更警示我们永远铭记这段血火铸就的中美友谊与历史伤痛。

八十余年前,参加“杜立特行动”的美军飞行员曾在新塘山石室避难,与衢州百姓结下不解之缘。而“杜立特行动”后,日军疯狂报复发动浙赣战役,并在衢州实施震惊世界的细菌战。身为衢州人,这段历史至今想来仍感灼痛,绝不敢忘。

作为人大代表,我有幸见证了衢州市柯城区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协同保护这一文物遗址的全过程。这场持续多年的保护行动,让新塘山石室遗址焕发新生,成为峥嵘岁月的见证者与宝贵的实物教材。

2020年5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前往国民政府空军第十三总站新塘山石室遗址查看文物保护情况,就文物本体及周围环境、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等方面进行现场勘查。

2020年5月,柯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在新塘山石室遗址附近发现,一幢别墅正超范围施工——业主未经审批,在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庭院,已造成石室北侧及顶部山体受损,破坏文物历史风貌。办案团队当即用无人机固定证据,经查阅法规、组织专家论证确认违法事实后,依法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查处违法施工、开展全域文物安全排查。主管部门迅速响应,责令停工整改,疏通排水、种植藤蔓加固山体,并明确管护责任。

这份检察建议推动了全区文物保护,更可贵的是西甲直播的持续监督。2022年,我受邀参与柯城区检察院组织的公益诉讼“回头看”时,发现石室周边仍存在杂草丛生、墙面脱落、积尘脏乱等问题。柯城区检察院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消除与全方位修缮,让文物保护真正落地。

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深知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缺一不可。西甲直播亦聚焦文旅融合与教育赋能,联合主管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推进遗址活化。如今,昔日破败的防空洞已变身为红色资源展厅,与杜立特行动纪念馆、细菌战纪念馆联动形成抗战主题路线,激活了红色旅游经济。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持续关注文物与英烈保护,更期待西甲直播进一步发展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在守护红色资源、传承民族精神、凝聚保护合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整理:本报通讯员詹丹凤)


从“红兵坟”到红色文化地标


浙江省淳安县人大代表、曙光社区党委书记 夏红丽

八月的浙江酷暑难耐,炙风带动着山间阵阵松涛。我来到浙江省淳安县狮古山红军纪念广场,望着“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碑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生感慨。四年前,这里还只是村民口中偶尔提及的“红兵坟”,如今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见证了法治力量如何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每一块重见天日的石碑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历史不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用行动来守护。

几年前,我在淳安县浪川乡走访时,就听村里老人提起狮古山有几处掩埋红军战士的坟包,且散落着刻有“孤魂”二字的石碑。但因时间久远、地处偏僻,知晓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究竟是谁?真相又是什么?我一直心存疑虑。

2021年初,当我得知浙江省检察院与杭州军事检察院联合开展“守护红色军事文化史迹”专项行动时,不禁有些激动,狮古山中的真相终于有机会被揭开了。

淳安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与我心有灵犀,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狮古山中的“红兵坟”有些被杂草吞没,有些甚至因山体滑坡面临永久消失的危险。

为了彻底揭开真相,他们联合专家对石碑和相关遗迹进行了地毯式调查,最终发现了4块分散的石碑和1块字迹模糊的总碑。随后,浙江省检察院牵头,迅速组建起党史专家、地方志编纂者和文物工作者的联合考证组。检察官告诉我,他们在泛黄的档案中寻找线索,在耄耋老人的回忆里拼凑真相,最终让一段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

原来,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福建转战至浙皖边区,在转战送驾岭之战中,128名红军战士用鲜血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壮烈篇章。战斗结束后,当地民众为牺牲的战士敛骨筑坟,并立下石碑。

在我看来,确认遗迹历史价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历史的郑重致敬。2021年6月的那场听证会令我记忆犹新。当时,西甲直播、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以及群众代表围坐一堂,共同商讨如何守护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我提出的“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打造红色教育矩阵”建议也被纳入最终方案。

经过大家的充分论证,会议确定了“原址保护与集中展示相结合”的保护思路,对分散的4处红军墓实施环境整治和标识设立,将总碑迁至新建的狮古山红军纪念广场,按照文物保护标准进行科学保护。

2022年6月,浙江省淳安县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该县浪川乡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烈士墓,查看修缮加固后的墓体及周边设施整改情况。

转眼四年了,我欣喜地看到当年的承诺都变成了现实。“红兵坟”修葺一新,展示馆拔地而起,纪念碑巍峨竖立,讲解员娓娓讲述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艰苦卓绝的战斗事迹,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看着年轻人络绎不绝前来悼念,他们稚嫩却庄重的神情告诉世人:不仅要留存历史遗迹,更要把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守护红色根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建议进一步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法治化、常态化,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保护标准和活化模式,以法规制度形式予以固化,确保每一处红色遗迹都能得到科学、持久、有力的守护,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让革命精神永续传承。

(整理:李玉涵 姜阳 韩兵 李力 葛婧琪 潘志凡 杨舒雯 戴小巍 秦娇娇 韩伟林 詹丹凤 史隽 余妙青  视频:崔照明 王斌 陆新凯 秦娇娇 张逸群 江鹏)

[责任编辑: 张子璇 贾欣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