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两个故乡:跨越时空,寻一个深埋的名字
时间:2025-09-14  作者:刘亚?杨柳?徐晴子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字体:  

河南省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吕有德烈士的名字镌刻在了泌阳县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

7月底,皖中大地正被酷暑蒸腾。安徽省巢湖市庙岗镇童集村上北份村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小李,趁着暑假回到老家。放下行囊,她便顶着烈日,走向村头那座熟悉的五烈士墓。

当小李俯身将鲜花轻放,摆上水果等祭品时,指尖触到被阳光晒得发烫的墓碑,泪水再次打湿了眼眶。小李喉头哽咽,对着长眠于此的英雄们低语:“爷爷们,您们看,现在外面不打仗了,我们过得很好,请您们放心……

那一刻,坟茔内外,仿佛隔着岁月长河无声凝望。里头,是五位永远定格在二十岁出头的青春脊梁;外头,是同样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当两个时代最清澈的群体在此相遇,“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八个字,瞬间有了千钧之力。

80多年守护“抗日五烈士”墓

这座墓碑,早已深深烙印在童集村群众的记忆里。

小李记得,自儿时起,逢年过节,父母长辈总会牵着她的手来到“抗日五烈士”墓前,虔诚地烧纸,仔细拔除坟茔边的杂草。它静静矗立在村头风水最好的位置,仿佛化作村庄的“守护神”——村里人考学、嫁娶、盖房,总习惯来坟前祭拜,默默诉说心愿。

墓碑中的五烈士是谁?村民们向记者含泪讲起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1938年冬,抗日武装与驻扎在烔炀河的日伪保安团在花集激战,新四军五位战士在战斗中被日军的冷枪击中牺牲。时任新四军巢湖支队政委的方茂初同志通知上北份村民将五烈士遗体就地安葬。当时环境险恶,村民们既悲痛又警惕,担心保长、汉奸会向敌人通风报信,不敢公开、隆重地将他们安葬,只能强忍泪水,找来芦席将烈士们的遗体仔细包裹,然后在村旁的松树岗上简单掩埋,并悄悄找来石匠刻了一块墓碑。

从此以后,班长张天庚(河南确山人)、班长平文启(河南卫辉人)、战士郑星三(河南桐柏人)、战士吕有德(河南泌阳人)、战士汪良奇(安徽桐城人),这五位来自异乡却为共同理想献身的战士便长眠于巢湖之滨的松树岗上。

这个故事在史料中也有记载。河南省泌阳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郭晓勇翻开泛黄的史料告诉记者,五烈士之一的吕有德是泌阳籍。根据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团长周骏鸣的回忆录《百年征程》和有关史料记载,吕有德所在的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在安徽巢湖东山口确实进行过一次重要的阻击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新四军英勇杀敌,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毙伤日伪军370多人,但也付出了牺牲38人、伤54人的代价。

在这场战斗中,吕有德与四位战友为确保主力部队成功炸毁碉堡、安全突围,主动请缨承担掩护任务。他们利用坟茔、土窑作为掩体,以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顽强阻击敌人,拼死吸引火力,为主力部队的行动争取了宝贵时间。

80多年来,上北份村民一代代传承,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敬仰和深厚感情,自觉守护墓地。由于年代久远,“抗日五烈士”墓一度破败,只剩荒草覆盖的小土包。村民不忍英雄归宿荒芜,自发在清明节前按风俗修缮,重新堆砌坟冢,树立新墓碑,撰写墓志铭和挽联:“歼日伪血染江淮,保国土长眠松岗。”

2015年,安徽省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尊重村民意愿,将“抗日五烈士”墓认定为“巢湖市不可移动文物”,使其历史价值和精神丰碑得到国家认可与保护。

跨越数十载的寻亲路

烈士忠骨有寄处,故乡亲人却不知。即使在交通闭塞的年代,村民们也从未放弃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努力。童集村党支部书记说:“每年清明、冬至、大年三十,我们这里家家户户上坟路过此处,都要停下来烧把纸,说几句话。”在村民们心中,这五位烈士早已是他们血脉相连的亲人,但亲人真正的“故乡”在哪儿,他们始终不知。

2019年5月,安徽媒体一则《巢湖庙岗乡上北份村民守护抗日英雄80年,希望找到烈士亲属》的报道,如石子投入时任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程新青的心湖。他看到“河南泌汤县”时,职业敏感神经瞬间被拨动。

“‘泌汤县’不存在,繁体‘陽’与‘汤’字形近,很可能是年久风化、碑文不清误读所致。这些抗日烈士长眠安徽巢湖已80年,应尽快帮助他们找到家乡亲人。”于是,程新青向泌阳县检察院检察长汇报后,该院迅速启动了英烈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程序,向负有监管职责的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了检察建议:建议查明吕有德烈士的详细情况,寻找吕有德烈士的亲人,如查证属实,将吕有德烈士载入《泌阳籍烈士英名录》。

“我们接到县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书后,立即组织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研判,成立寻亲专班。泌阳县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许多英雄烈士牺牲在了外地。据此,我们认为,长眠在安徽巢湖的‘河南泌汤县烈士吕有德’户籍地是河南省泌阳县的可能性很大。”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于是,泌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们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一头扎进浩瀚史料与宗谱。寻亲专班排查了上千人,足迹遍及吕姓聚居的双庙街、泰山庙等乡镇。

最终,在双庙街乡夭庄村《吕家寨吕氏宗谱》第273页发现了一行令所有人屏息的小字:“三十二世,应贤长子有德,22岁外出当兵无音,次子有存1924年出生。”

提供这份族谱的,正是吕有德的堂侄吕吉岱。在进一步的走访中,吕有德的堂兄、堂侄和邻居含泪拼凑出模糊记忆:当时家里很穷,口粮有限,年轻的吕有德为了给母亲和弟弟节省口粮,又听说“打仗有饭吃”,就在一个清晨毅然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参军之路,随“王老汉”(王老汉即王国华,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南省副省长)的游击队离开。吕有德的邻居说,他们从小就知道村里有这么个人,早年出去当兵,从此便再无任何书信或消息传回家乡。

更令人心碎的是,吕有德的母亲在世时,曾无数次四处打听寻找儿子的下落,不知道为此流了多少眼泪,却始终未能得到确切的消息。其母至死仍在哭问:“有德儿在哪啊?”弟弟吕有存曾在村里的忆苦会上痛哭:“俺哥外出当兵没信儿了,不知牺牲在哪里……

最终,寻亲专班确认长眠在巢湖市庙岗镇童集村上北份村的“抗日五烈士”之一的吕有德烈士就是河南省泌阳县双庙街乡夭庄村的吕有德。但吕有德的身高样貌、个人喜好等细节却早已湮没在时光里,无从知晓。而吕家仅有的两个儿子,吕有德参军牺牲,弟弟吕有存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嗣,这一脉的血脉至此断绝。

直到寻亲专班找到了吕吉岱,再通过亲属们七拼八凑的零星记忆,吕有德那短暂却壮烈的一生才被勉强勾勒出来。

当吕吉岱得知自己竟有一位在新四军英勇战斗并牺牲的堂伯时,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他感慨道,“这是家门的荣耀”,并表示应当去堂伯长眠之地祭奠,告慰这位为国捐躯却几乎被家族遗忘的亲人。

两地协作共护英灵

2019年9月,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陪同吕吉岱踏上了前往巢湖的祭扫之路。时隔81年,在上北份村的吕有德墓碑前,吕吉岱长跪不起,泣不成声:“有德叔,我代表家乡亲人看您来了,感谢安徽乡亲这么多年来对您的精心守护!”而此时,守护墓园八十余载的村民默默站在他身后,两个从未谋面的“亲人”,在这一刻有着血脉相连的悲恸。

为表达对西甲直播和上北份村民的感激之情,吕氏宗亲向泌阳县检察院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抗日烈士浴血垂青史,公益诉讼护英烈荣光”;赠予上北份村民的锦旗则写道“抗日烈士拳拳报国留异乡,当地乡邻代代感怀胜亲人”。在各方推动下,夭庄村与童集村结为“友好村”,共同守护英灵。

然而,这份守护并没有停止。

今年3月初,泌阳县检察院开展了“抗日烈士权益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活动中,该院接到吕有德烈士亲属和泌阳县人大常委会转交的代表建议,建议为吕有德烈士立烈士碑,并将其名字载入泌阳县烈士英名墙。

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李璨表示:“吕吉岱反映的问题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对烈士权益保护,我们要跟进监督,紧盯不放,并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给巢湖市检察院,通过跨区域协作机制加以解决。”

3月21日,泌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前往巢湖市检察院,就泌阳籍抗日烈士吕有德的权益保护召开座谈会,开展跨区域协作。两地西甲直播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抗日烈士权益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异地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长效机制。同时,他们还一同前往“抗日五烈士”墓进行祭扫,实地查看保护情况,并商讨进一步做好抗日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今年5月,巢湖市检察院督促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为吕有德等五位抗日烈士立了烈士碑。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将吕有德烈士的名字镌刻在了泌阳县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此外,夭庄村曲艺团以“莲花落”(一种曲艺形式)对家乡烈士的事迹进行宣传,让抗日烈士的精神代代相传。

当吕吉岱来到新建成的泌阳县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前,工作人员何国多向他介绍吕有德烈士的事迹时,吕吉岱感慨万千:“没想到几十年之后,烈士的英灵终于回归故里,亲人的名字镌刻在了英名墙上,我们终于有了寄托哀思的地方!”如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缅怀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告诉孩子:“没有这些革命烈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泌阳县新四军研究会的共同努力下,“抗日五烈士”中的四名河南籍烈士已全部找到了亲属。

再难,也要为烈士找到亲人

今年7月,记者跟随泌阳县、巢湖市两地西甲直播的检察官及吕吉岱,一同前往“抗日五烈士”墓祭奠。在重新修缮的黑色大理石“抗日五烈士”墓碑前,红色五角星熠熠生辉,五位烈士的姓名、籍贯清晰可见。村民们对记者一行“外乡人”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反而热情地递上矿泉水,主动讲述五位烈士的故事。

“你看,五个坟头上都有一个类似‘小帽子’的草皮,这意味着他们是‘有后人’的。”一位年长的村民告诉记者,按照当地风俗,每年村民都会给这些烈士坟添上“小帽子”,以示守护。这一刻,英烈精神的传承和守护变得具象而深刻。

“抗日五烈士”墓的守护,是西甲直播履行英烈保护职责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施行以来,西甲直播肩负起守护英烈荣光的神圣使命。“每一次为烈士寻亲,都像接过一份沉甸甸的嘱托,背后是亲人几十年的思念和无尽的守候。”提及这些年为烈士寻亲的经历,程新青不禁泪目。

然而,寻亲之路充满艰辛。烈士姓名常因方言音译、档案笔误或碑文磨损出现偏差,加之行政区划多次调整,战争年代部队建制变动导致原始档案散乱,身份确认困难重重。许多烈士牺牲已超过70年,直系亲属多已离世,部分烈士未婚无子嗣,家族传承中断。面对这些复杂难题,西甲直播通过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运用公益诉讼督促履职等方式,为忠魂归乡开辟道路。

“巢湖作为皖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抗日红色资源,如蒋家河口战斗遗址等。西甲直播一直积极履职,守护这些红色资源和历史记忆。”巢湖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孙彬表示,“通过与泌阳县检察院的协作,我们成功为烈士找到亲属并修缮墓碑,看到他们激动恸哭的场景,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跨区域协作,为更多无名英烈找到回家的路。”

七年来,泌阳县检察院已成功为张青山、吕有德、刘长山、杨继春、李九福、陈保谦、杨顺田、马振山、宋恒全、计文增、曹炳忠、郭跃富等12位烈士找到了家乡亲人或安葬地。李璨说:“我们坚信,终有一天,每座无名丰碑都会有清晰的归处,每缕忠魂都能安眠于故乡亲人的思念中。”

“我现在已经退休了,打算成为一名烈士寻亲志愿者,继续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这项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该继续努力,让更多的无名烈士变‘有名’。”程新青最后说道。

(本报记者刘亚 杨柳 徐晴子)

[责任编辑: 张雪莹 潘若曦 李先硕]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