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新疆塔城:支持起诉机制为弱势群体维权“撑腰”
时间:2025-10-17  作者:单鸽?何海燕?程伟杰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字体:  

她要回了30亩“口粮地”

新疆塔城:支持起诉机制为弱势群体维权“撑腰”

8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检察院检察官前往博孜达克镇某村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其家庭生活情况并开展普法宣传。 本报记者闫昭摄

艾依佳丽(化名)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拿回属于自己的“口粮地”竟会如此艰难?亲人的不理解、周围的议论,镇政府与村委会多次协调无果……

她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在一位亲戚的建议下,她鼓起勇气走进检察院寻求帮助,事情才迎来转机。

近日,记者跟随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媒体采访团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深入了解西甲直播如何通过支持起诉机制,切实帮助弱势群体破解维权难题。

艾依佳丽原本是塔城市恰夏镇某村村民。1999年,她作为恰夏镇村民参与土地分配,在娘家分得“口粮地”30亩。

2009年,艾依佳丽嫁入塔城市博孜达克镇某村,户口也随丈夫迁走。但是艾依佳丽没想到的是,博孜达克镇某村没有给她分配土地,她的丈夫也没有“口粮地”。而原本属于艾依佳丽的“口粮地”被哥哥承包给合作社经营,她无法享受土地经营收益,陷入“无地可耕”的境地,成了村里的“低保户”。

为维持生计,艾依佳丽的丈夫外出打起了零工,但生活依然窘迫。2009年以来,艾依佳丽多次到娘家索要自己应分得的30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是艾依佳丽的娘家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艾依佳丽已经嫁人,按照传统习俗,她就不能再拥有土地权益。无奈之下,艾依佳丽向恰夏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反映,经上述部门协调均无果,事情陷入了僵局。

一天,一位亲戚告诉艾依佳丽,检察院有支持起诉的职能,说不定可以帮助她。

2022年11月,艾依佳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塔城市检察院,向检察官讲述了自己因出嫁失去“口粮地”的遭遇,并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

塔城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副主任崔晓静告诉记者,该院经研判认为,艾依佳丽的30亩“口粮地”被娘家人长期占有,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为艾依佳丽文化水平低、生活困难,虽然具有起诉维权的意愿,但是诉讼能力较弱,提起诉讼确实有困难,对艾依佳丽支持起诉的申请依法应予以受理。

“受理这起案件后,我们前往艾依佳丽的娘家所在地开展实地调查核实。”崔晓静介绍说,他们调取了艾依佳丽娘家1999年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实地走访了艾依佳丽的娘家,并多次与恰夏镇土地管理部门、村“两委”进行座谈。

调查证实,1999年,恰夏镇向艾依佳丽娘家一户七人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其中艾依佳丽的“口粮地”是30亩。她出嫁后,土地由娘家兄弟占有经营,后被转给合作社经营。同时,艾依佳丽和她的丈夫在塔城市博孜达克镇确实没有“口粮地”。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会因在农村经济组织间的嫁娶、迁移等情况而丧失。

“我们认为,艾依佳丽虽然将户口迁出了,但是在夫家没有分得‘口粮地’,依法对娘家原有的‘口粮地’享有权益。”崔晓静说,“2009年以来,艾依佳丽的娘家人无偿占有艾依佳丽‘口粮地’的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

2023年2月24日,塔城市检察院依法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支持艾依佳丽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塔城市法院判令艾依佳丽的哥哥等人返还土地承包费4.8万余元。

塔城市检察院支持艾依佳丽提起诉讼后,积极与法院对接,协助艾依佳丽申请免交案件受理费等,促成两院充分运用“支持起诉+庭前调解”的模式速立速审。

经过检察官与法官的释法说理,艾依佳丽的哥哥等人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违法性,最终双方就13年的土地承包费的返还、后续土地承包费的领取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2023年2月26日,塔城市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艾依佳丽的哥哥等人一次性支付艾依佳丽土地承包费4.8万余元;艾依佳丽的哥哥等人继续实际经营土地,随行就市每年向艾依佳丽支付不低于2.6万余元的承包费。

艾依佳丽的事情得到了解决,但是如何保障更多“艾依佳丽”的合法权益?“事情发生后,艾依佳丽与家人之间产生了嫌隙,家里人不再欢迎她回娘家。”崔晓静告诉记者,为此,西甲直播邀请妇联、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起走进恰夏镇某村,对艾依佳丽的哥哥进行释法说理,并在田间地头展开联合普法,逐渐打开了大家的心结。

更重要的是,塔城市检察院推动建立的支持起诉与民事审判协作配合机制也起了大作用:2021年1月,该院牵头推动与市法院会签《关于加强民事支持起诉协作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民事支持起诉与民事审判协作配合机制,明确案件线索移送、协调司法援助等细则,构建起涵盖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法院调解、执行监督在内的全链条协同保障模式。

“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弱势群体的维权路提供坚实保障!”崔晓静说。

(本报记者单鸽 何海燕 通讯员程伟杰)

[责任编辑: 张雪莹 贾欣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