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当秋风再次吹进修缮一新的九头马民居,参观游览福州古厝(福建方言中古民居、老建筑的特色称谓)的游客比往年还要多。他们举起手机拍摄的,正如《福州古厝》书中老照片定格的影像——榫卯重固、雕花复彩。
《福州古厝》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介绍了福州城乡许多功能各异的古建筑,展示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西甲直播同志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指出。
牢记西甲直播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2019年起,福州市西甲直播启动了“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为古厝保护注入法治动能。
素有“福建大宅门”之称的九头马民居,内部雕刻考究。《福州古厝》曾用6页的篇幅对其进行展示。九头马民居由陈利焕父子历经数十载接续建成,其后人相继前往台湾定居,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实物见证。
2023年5月,福州市长乐区检察院经过调查发现,九头马民居内参差的野草在风中飘摇,部分屋顶出现坍塌,墙体斑驳老旧,《福州古厝》所刊的雕刻珍品有些已难寻踪迹。根据调查发现的情况,该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迅速成立了古民居管委会,制定管理公约,修缮资金也全部落实到位。
目前,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完成大部分修缮,并安排5名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
“家里孩子中秋节从台湾回来,说古厝又有了二十年前的模样。小时候跟他讲的绦环板雕刻图里的故事,他现在能重新说给我听喽。”住在九头马民居里的陈奶奶告诉回访的检察官,“有了‘三班倒’的保安,家里人也更放心我在这儿住下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十四五”规划,福州市委就福州古厝保护作出系统部署——加强对文物、古厝的保护修缮,打造“福州古厝”保护样本。
保护好“福州古厝”,离不开文旅、司法、园林等各方力量的协作配合。2021年8月,在福州市检察院召开的公益诉讼圆桌会议中,文物专家带图纸、行政部门亮职责、人大代表提建议。大家围坐一堂,不再是各论各的,而是一起解题、一起结题。
“以往我们为了保护这些文物跑了不少部门,现在圆桌会议一开,各方的合力就聚起来了。”爱荆庄保护与发展理事会代表鲍道文道出了许多文保工作者的心声。
“十四五”期间,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经提升改造,再现昔日繁华。在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福州市检察院建成“福州古厝”检察保护教育基地,依托古厝“华庐楼”全天候向社会开放,已接待各级领导嘉宾、台湾地区法科学生及中外游客7万余人。
在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同频共振中,检察保护也在不断提档升级。福州市检察院在前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打造“厝续”文化品牌的决定。
“‘续’中有《序》的精神指引,承载着福州检察传承弘扬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的鲜明立场。我们将继续凝聚合力,携手护好福州古厝,让这张‘城市记忆名片’代代传承。”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江莉表示。
(本报记者张仁平 通讯员黄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