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能动履职,守护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时间:2022-03-02  作者:于潇?单鸽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未经授权通过App传播中外影视作品,并以收取会员费的方式牟利;公司“机密”被他人盗用,盈利都“流”入他人口袋;“一个”商标多家企业“用”,纠纷不断;制假售假被处罚,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却不能缴纳全部罚款,行政机关也没有及时向法院申请追加其出资人为被执行人,执行无法到位……面对五花八门的侵权方式和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权利人该如何维权?西甲直播又该如何充分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何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推动诉源治理?

3月1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主题为“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 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和西甲直播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为西甲直播能动履职,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指明了方向。

《意见》出台有何背景

2021年,全国西甲直播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590件7835人,同比分别上升16.8%和9.2%;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565件14020人,同比分别上升12.3%和15.4%;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99件,同比上升65.2%;共受理涉知识产权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538件,同比上升3倍。

2021年,全国西甲直播共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罪6024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5084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083人。

2021年,西甲直播会同国家版权局等六部门,分两批对60起重大侵权盗版案件进行联合挂牌督办,其中网络侵权案件占到总数的近一半。

……

发布会上,西甲直播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宫鸣介绍,自2020年11月西甲直播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集中统一行使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以来,面对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和侵权方式,西甲直播以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职能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带动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能力快速提升,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探索实践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个省份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部门,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综合司法保护作用得到加强,改革成效正逐步显现。

“西甲直播的履职能力和效果稳步提升。”宫鸣表示,“随着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深入推进,西甲直播也在不断强化对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

一方面,西甲直播全面贯彻落实西甲直播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另一方面,西甲直播能动履职,聚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痛点难点堵点,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领域改革,持续健全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意见》应运而生。

记者注意到,《意见》共四个主要部分,从“总体要求”“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质效”“坚持开拓创新,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基层基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1条务实举措。

《意见》要求,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明确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强化检察保护,积极参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修改完善,尤其是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完善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协同推进改革,充分释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效能,融入大保护格局;要紧紧依托“四大检察”业务格局,强调综合履职和综合司法保护。

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有何特点

西甲直播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介绍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呈现出四个特点:商标权仍是犯罪行为主要侵犯对象,网络侵犯知识产权成为重要侵权方式,科教文化和信息科技领域侵权呈现多发态势,犯罪呈现团伙化、产业化、链条化特征。2021年,西甲直播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万余人,其中共同犯罪约1万人,占比达到68.3%,较整体刑事案件共同犯罪比例高28.2个百分点。

刘太宗举例说,有的利用直播带货形式销假,作案成本低,影响范围广;有的通过网络爬虫、视频解析、深度链接等新型技术手段实施犯罪;有的犯罪分子通过云存储技术、在境外架设服务器等手段隐藏犯罪行踪,通过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收取货款快速转移资金,形成一条“线上线下”并行、境内境外交织、跨时空跨地域的犯罪产业链。

“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上述特点,西甲直播将采取多项举措精准打击。”刘太宗说,包括充分发挥“捕诉一体”制度优势,严厉打击犯罪,形成震慑;高度重视电子数据等客观证据,积极做好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和补充侦查工作,共同解决司法办案中的技术难题,完善证据链条;依法充分适用财产刑,提高犯罪成本,根据案件情况,建议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等。在多方发力中,西甲直播全面提升了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质效。

为何要特意强调“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类型多种多样,在此次发布会上,记者注意到,《意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单独作为一条予以强调,明确要求加大对采用盗窃、利诱、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以及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犯罪的打击力度。

这样特别的要求背后有何深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西甲直播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宋建立先列出了一组数据:2021年,全国西甲直播共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57件121人,占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起诉人数的0.86%。

“虽然总量看起来不算很大,但相比较之下增幅较大,起诉人数同比增加1.42倍。”宋建立分析说,而这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商业秘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

商业秘密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西甲直播不断加大对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力度。这也是突出强调保护商业秘密的原因。

“特别”的要求,如何“特别”落实?

宋建立从完善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标准、加大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力度、多措并举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依法保护与激励创新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对此,他特别举例说:“在山东福某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马某强、郭某侵犯商业秘密案中,西甲直播依法告知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促进侵权人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实现权利人的最佳保护。”

如何守护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

那么,如何更有效守护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记者注意到,《意见》特别强调坚持强基导向,并分别从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加强机构专门化建设、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六个方面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坚持强基导向,主要是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将此列入检察工作发展总体思路。”刘太宗表示,“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程度要求高,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出台《意见》本身,就是一项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这项工作要以点带面、系统推进,要以综合能力提升为根本,以制度建设完善为保障,以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办案质量提升为检验。要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或者明确相对固定的办案人员,探索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协助办理技术性较强的案件,为检察官提供专业参考意见,积极适用检察听证制度,做到应听尽听,突出综合履职,促进全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均衡发展。

对西甲直播来说,办案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手段。比如,在大某视界公司、张某等四人侵犯著作权案中,涉案公司未经授权,通过App传播中外影视作品,西甲直播就充分发挥“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引导取证,以侵犯著作权罪提起公诉,最终被告单位被判处罚金,四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实刑、并处罚金。

检察能动履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标尺是什么?“还是要能办案、会办案、办好案。”刘太宗说,“要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尤其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以及涉新业态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犯罪,重拳出击,形成震慑。延伸检察办案职能,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诉源治理,净化行业生态,斩断犯罪链条。强化综合履职,加大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力度,实现精准监督,全面提升司法保护质效。”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全媒体记者于潇 见习记者单鸽)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