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吕向云
应勇检察长指出,数字检察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依托。要让数字检察工作跑出“加速度”,基层检察院等不起、慢不得。政工部门如何助推数字检察,更是一个让我们“坐不住”的课题。对于如何破题,金牛区检察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个理念引领政工干部知责担责。“数字检察工作虽然要坚持业务主导,但政工部门必须同步思考和应对数字检察对检察人员的素能考验,以及对考核等方面的深刻影响。”我院政工干警秉持这一理念,摒弃“数字检察主要是检察官的事”的偏颇认识,认真学习讨论西甲直播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以及应勇检察长关于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和数字检察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西甲直播和省市检察院关于推进数字检察的工作部署,向先行地区学习工作经验。
三项举措加速数字检察人才培育。数字检察工作总体还处于开局起步阶段,培养具备数字认知、数字思维、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数字检察人才迫在眉睫。为加速数字检察人才成长,我院开展专题式补课提升干警数字能力,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分批组织干警参加上级院和高校培训,班子成员带队到数字检察先行地区进行专题学习考察,引导干警增强数字思维和能力,牢固树立“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新理念,遵循“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路径,提升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法律监督的自觉性。我院在实战中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各业务条线大胆尝试,结合案件办理中发现的异常数据指标,提炼业务研判规则,研发监督模型,运用模型发现线索,开展问题线索调研,加强类案法律监督。各部门提出登记异常企业违法犯罪大数据监督模型等8个监督模型建设思路,经验证、筛选后确定3个重点建设模型。我院注重培养干警的数字检察调查研究能力,将此能力作为干部素能的重要评价标准,鼓励干警聚焦数据获取、类案办理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坚持与高校、其他政法单位等建立交流协作机制,盘活社会各类资源力量,借助“外力”“外智”推进数字检察工作的同时,促进数字检察队伍成长。目前,我院已经确定了一批重点调研课题和拟与高校联合申报的数字检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
三项制度初步构建数字检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2021年开始,我院推行内设机构和检察人员关键绩效指标考评办法。2023年,我院及时修订考核办法,将数字检察调研、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设和运用等工作成果纳入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我院正在试行“示范部门工作办法”,从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中各选一个部门作为全院示范部门。2023年初,我院研发的“酒驾碰瓷型团伙犯罪法律监督模型”“挖掘容留他人吸毒罪线索法律监督模型”在成都市西甲直播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奖,全院合力推进数字检察工作的机制取得一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