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平台成了检察官的“聚宝盆”
河北:借力大数据技术破解民事行政监督难题
秋日的燕赵大地,叠翠流金,山海相携映澈秋光。在河北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指挥中心办公室的显示屏上,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下称“民行数智平台”)各种数据穿梭如流,自动归集数据、智能分析趋势,指尖轻触间,一条条有价值的案件线索逐一呈现在检察人员面前。
2024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在河北调研基层工作时指出,要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下大气力补齐民事、行政检察短板,建好用好法律监督应用模型,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更好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实现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看到了他们以数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守护公平正义、回应群众期盼路上的扎实探索与创新实践——调研组到访河北后的一年间,河北省西甲直播持续加强数字检察工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研发建成了贯通省市县三级检察院的民行数智平台,在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智能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智能筛选
线索发现更高效
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监督意识普遍不强、反映渠道相对不畅等,导致许多符合监督条件的案件未能进入检察监督环节。如何突破?
河北省检察院以一次次试错、一遍遍优化的探索,给出了跨平台协同、线索高效转化的实践答案:建设民行数智平台,整合完善群众申诉渠道、多元聚合群众涉案诉求,通过智能筛选方式从群众反映诉求中精准发现监督线索,更加全面、及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1月,民行数智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让基层在办案线索处理上更高效,推进工作也更方便、更有条理。
今年4月,民行数智平台向涿州市检察院推送了一起当事人申请执行监督案件线索。该院结合平台显示的案件成案指数立即开展调查。
原来,2024年4月,郭某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将借款人宋某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宋某某偿还22.79万余元,宋某某未履行。郭某某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于今年2月以宋某某无财产可供执行为由终结本次执行。在调阅该案卷宗时,检察官发现被执行人宋某某名下有车辆、保险和零星存款,其中案涉车辆已依法轮候查封,两份分红型保险已累计缴纳保费共计4.8万余元,却未在案卷中发现处置材料,且卷宗确认法院作出的终结本次执行裁定书中将被执行人地址写成申请执行人地址。
“我们认为,宋某某名下分红型保险属有现金价值的投资性理财产品,系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期间未处置,不符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法定条件,法院裁定存在错误。”办案检察官刘雨枫说。据此,涿州市检察院于今年5月依法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补正法律文书错误,对宋某某名下保险采取执行措施,并进一步开展财产调查。根据检察建议,法院恢复执行,对分红型保险进行现场调查,并继续查找被执行人宋某某名下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以保障郭某某的合法权益。
“过去我们找案件线索就像是‘大海捞针’,现在民行数智平台成了‘线索聚宝盆’,高效推送线索,成案率更高,不仅解决了案源少的问题,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从个案监督扩展到治理层面,让法律监督既准又快。”刘雨枫说。
高质量线索自动推送的背后,是跨平台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对接,通过打通不同系统的数据通道,让分散的信息能汇聚、可比对,为线索抓取和指数分析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原料”。
“民行数智平台定期对接信访局阳光信访信息,自动采集互联网数据以及法院公开裁判文书、行政机关公共执法数据,深度挖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已办案件,将能够获取到的可依职权启动监督的相关案源信息全部汇聚到平台,通过平台内置的高频关键词及监督业务规则,对案源数据进行智能识别、自动打分,将有价值的案件线索自动筛选出来。”河北省检察院民事检察部干警一边滑动鼠标,一边向记者演示。
AI助力
办案效率大提升
“查清每一个案件是做优依申请监督的保障。”河北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邢伟介绍,民行数智平台汇集整理阳光信访数据、法院未采纳再审检察建议、抗诉后未改判等案件数据,自动将上述数据与各类信访信息、舆情信息进行比对,运用植入的业务筛查规则进行智能分析,推送涉及实质性问题、监督纠正可能性更大的案件,将更多“监督结果不当的案件”重新纳入审查范围,依法进行复查或者跟进监督,确保已办依申请监督案件得到正确处理。
几年前,三河市一村民在基本农田里建房,被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组成的合议庭里,有人民陪审员参与审查,法院最终作出了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今年4月15日,三河市检察院干警通过民行数智平台推送发现了这条线索,立刻向法院调阅卷宗,并通过“法条推送”“法律法规”功能查询案涉相关法律法规。
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人民陪审员不参加裁定不予受理或者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的审理。该案中,三河市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时,存在人民陪审员参加的情形,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
“我们通过民行数智平台‘AI助手’功能,一键生成了初步法律文书,进一步分析、确认文书内容,提高法律文书的制作质效。”今年5月,三河市检察院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予以纠正。更重要的是,通过平台“类案推送”功能,检察官很快梳理出类似案件。6月17日,该院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法院规范审判程序。收到建议后,法院不仅让办案人复盘整改,还组织干警学习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范围,后续还计划通过“政法大讲堂”等活动提升业务能力。
邢伟介绍,民行数智平台依托检察工作网,打造“案源汇聚 线索智筛”“赋能办案 专业辅助”“类案监督 模型参考”“态势分析 科学管理”四个应用场景,每个场景统筹民事行政两大业务,通过数据整合精准发现监督线索,实现了专家人才实时互动、AI助手随时服务、法条案例及时推送、司法文书即时生成。
指尖赋能
群众诉求便捷办
“我在家里用手机提交了申请,没想到两年都没解决的执行事儿,检察院很快就帮着弄好了!这‘易申请’是真方便。”拿到法院的回执单时,李某某激动地说。
李某某说的“易申请”,是民行数智平台的对外接收线索窗口。为了进一步畅通当事人监督申请渠道,河北省检察院在河北检察微信公众号开通了“易申请”便民服务窗口,通过数据链接至民行数智平台,实现平台和外网的互通。群众不用再跑线下窗口,就能在线申请民事行政检察监督。
李某某在2023年民事诉讼胜诉后,法院查封了被执行人房屋,后终结了执行程序,李某某的合法权益未能实现。今年2月,李某某通过“易申请”提交了执行监督申请。收到申请后沽源县检察院迅速立案,办案检察官通过民行数智平台对接社保部门数据,很快查到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沽源县检察院随即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目前法院已重启执行,并依法冻结被执行人可执行的银行卡,涉案款6.5983万元全部执行到位。
“民行数智平台已纳入49万余条与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直接相关的可用数据;收集法律法规、司法文件、参考案例等数据68万余条,组建省内民事行政专家库132人、办案人才44人、特邀检察官助理16人。”河北省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民行数智平台推送监督线索4041条,成案405件。如今,在河北,越来越多像李某某这样的群众通过民行数智平台感受到司法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民行数智平台三级检察院贯通运行以来,我院持续激活平台功能,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等,激发数字智能化在检察监督中的创新应用,优化算法规则,不断推动平台迭代升级。”河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开军介绍,接下来,河北省西甲直播将一体抓好数字检察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强化民行数智平台建设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当前开源大模型的广泛应用,赋能检察办案提质增效,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曹娟 赵立谦 通讯员牛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