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基层采风]搭档联手向前冲
时间:2018-11-03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搭档联手向前冲

形影相随,互相支持,时常“挑刺”又彼此成就,在检察院,总有一组组这样工作中的“搭档”,成为同行路上最亲密的战友。

“检察CP”爱“找茬”

【微山县人民检察院】

“老赵,这次要是在你的案卷里挑出三个问题,中午饭就你请!”这样的话我已经听她说了无数遍,但每次听还少不了心惊肉跳。她,就是院里为我配的“检察CP”于科长,我称她为“老于”。

回想起来,我们“相爱相杀”快一年了。今年年初,我院实行案卷自查、互查制度,要求承办人将当月结案的全部审查逮捕、立案监督等案件卷宗,交由本科室其他人员依照省市院规定的《案卷评查实施细则》要求予以评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后,由本院案件质量考评小组再次进行评查。就这样,我和老于结成了互相“找茬”的对子,经常拿着“放大镜”在对方案卷里找毛病。

“文书顺序排列不规范,提讯证上有错别字,卷宗目录字体不符合要求……”制度刚开始实施时,老于可没少挑我卷宗里的毛病,因为某些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那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老于拿着我的卷宗,指出讯问笔录里存在的时间问题。“你45分钟能问10页材料吗?而且还不算犯罪嫌疑人核对笔录、签字的时间?”她直接问我。说实话,我还真没注意,于是翻开案卷查看,发现应该是书记员记录过程出的错。我想大家起早贪黑办案都不容易,便颇有情绪地回答道:“只要内容不错,咱又没刑讯逼供,还能出什么事?”“那可不行,你这根本不符合情理,怎么能是小事?”我气呼呼地接过卷宗放在桌上,不但没有理睬,还在《评查表》上注明了“已整改”。

几天后,院评查小组的评分结果让我傻了眼,评查得分倒数第一!“要是当初及时整改,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我后悔莫及。

在老于的不断“挑刺”下,我的案卷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开始的“体无完肤”到现在的“一星半点”,老于能够挑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少。

今年8月,在我院案卷评查活动中,我获得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受到院领导的表扬。在全市侦监系统抽查中,我和另外一名同事的案卷评查得分再一次名列前茅,看到市院的表彰决定,我在心中默默敬佩并感激经常给我挑毛病的老于。

(本报通讯员赵培杰)

精打细算“姐妹花”

【阳信县人民检察院】

“小张姐,今年前三季度车辆运行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0%,我把统计分析传给你。”10月25日一大早,我的办公即时通讯页面便闪出搭档尹鹏程发来的工作提醒。

今年5月,我院围绕公务用车改革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作为检察新兵的她协助我承担这项工作。当时,根据我院实际,院里确定将“油(燃油)、修(维修)、保(保养)”作为节能降耗的重点。我与她经过几天的奋战,公务用车加油、维修、保养的定点场所均有了着落,并与各定点场所约定费用实行月度结算制。

当月底各项费用结算完结后,我却发现与未实行定点前相比,车辆的运行费用并未下降。“难道是定点单位所报的价格过高?”面对费用结算表中的一连串数字,我陷入了沉思。

“小张姐,我觉得费用未降低的问题出在节能降耗手段方式的单一化上。”看到我疑惑不解的表情,尹鹏程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油钱和维修保养等项费用都非常透明,各个加油站及汽修厂给我们的报价也相差无几,这也是定点加油及维修保养制度试行一个月以来,车辆运行费用没有降低的主要原因。”她接着解释说,“我建议,将司机的日常驾驶行为纳入到节能降耗运行机制中予以考量。”

“怎么考量司机的日常驾驶行为呢?”我追问道。

“我们可以根据每辆车的具体车况制定出每公里的运行能耗,每月底对当月该车的运行能耗进行统计,并与相同车况的车辆实行评比,每月的评比结果将作为年终对司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尹鹏程说出了她的设想。

“对啊,有奖惩就可以激励司机有效发挥自己的经验特长,并主动降低驾驶车辆的运行费用,这应该叫‘内部挖潜法’吧?”经她提醒,我豁然开朗。“你的外部定点和我的内部挖潜相结合就叫‘内外结合降耗法’吧!”尹鹏程笑着回应我。

接下来,尹鹏程加班加点设计了《车辆运行油耗统计表》《车辆地点维修保养费用统计表》等各类统计类图表,并配合我制定了车辆运行节能降耗奖惩的有关制度。

一个月后,我们再次对车辆运行费用进行统计,发现运行费用总额比上个月降低了5%,收到了预期的降耗效果。

(本报通讯员张加苓)

光环耀人“搭档哥”

【博兴县人民检察院】

转眼间,我的检龄已满两年,参与出庭指控300多起,摘下全市公诉人与律师辩论赛“十佳辩手”荣誉。回想取得的一些成绩,我的“搭档哥”功不可没。

我的“搭档哥”叫刘安学,是公诉科副科长。他从检九年,前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900余件1400余人,是院里公认的业务骨干。

回想起我报到的第一天,看到他的简历,顿时充满膜拜:参加全省公诉部门全员素能考试答出“满分答卷”,斩获全市“西甲直播公诉业务标兵”称号,先后办理段某等11人伪造金融票证等多起大要案……能跟这样“高大上”的员额检察官共事,我自然求之不得。可,人家会买我这个检察新兵的账吗?

来院第一周,我就赶上了一起案件的公开讨论。第一次与全院的检察精英“面对面”交流,我有些忐忑不安。“谁都有个从生到熟的过程,大胆说,我看好你!”为了增强我的自信,刘科长指定我第一个发言,并带头鼓掌。迎着他真诚的目光,我忐忑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发言也很成功。

在他的鼓励下,我不断成长起来。第一次出庭,我作为书记员坐在他的右手边。面对11名辩护律师的“强大阵容”,我略显拘谨。而我的“搭档”刘科长对这一切似乎司空见惯,在长达4个小时的庭审现场,他没喝一口水,从宣读起诉书、发表质证观点,到逐一回复辩护律师的意见,桩桩都做得行云流水,特别顺畅。

和他相处的时光里,也受到不少批评。一次,我在提审中,一不留神把犯罪嫌疑人“59岁”的年龄写成了“591岁”。搭档发现后,立马严肃提出批评:“你知不知道,我们的一字一句,都代表国家司法机关,一丁点儿瑕疵都不能有!”事后,他找到我,语重心长地说:“小错不补,出大错时就该后悔了!”从此,我在撰写庭审笔录等工作中更加认真细致。他还时常用微信给我转发一些最新的法律条款解读,给我“开小灶”;把我推上讲台,跟一些“老检察”一较高低;常跟我“复盘”开庭时的细节处理,仔细评点瑕疵,让我获益良多。

从检路上,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这样一位“搭档哥”。

(本报通讯员王迪)

助理“阿铃”特细致

【莱州市人民检察院】

我的助理单名一个铃字,是个80后,出于对她的喜爱和欣赏,单位同事不论年龄大小,都喜欢称她为“阿铃”。都说人如其名,阿铃却不然,她平日话不多,性格温和,工作起来细致认真。

阿铃的公诉工作经验丰富,在办案中对定性把握不准的时候,我总要先和她讨论一番。不管什么时间找她研究案子,她都能跟我深入探讨,并在网上搜索类似判例,把以往类似案件的处理情况反馈给我,供我参考。每次讯问嫌疑人或者庭审讯问结束前,总要互相问一句:“你还有什么情况要问吗?”我们之间的默契,就藏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

有这样一位好搭档,办起案来常会得心应手。曾办理的犯罪嫌疑人徐某盗窃一案,案情很简单,徐某连续多日到同一家饭店实施盗窃,侦查机关共指控其7笔盗窃事实。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徐某因为犯罪行为发生时间较长、次数较多等原因,对每次盗窃的数量并不能清楚陈述。以往办理这类案件,都由阿铃负责被盗财物的核对,从未出过差错,不论案情简单还是复杂、涉案财物是一笔还是多笔,阿铃都仔细认真核查,从不因嫌疑人全部供认而轻视一些事实和证据看起来很扎实的案件。这次也不例外,她把多名证人证实的徐某销赃的数量一一累加,再同失主崔某的陈述作比较,发现侦查机关指控的被盗物品中多出了2台电视机。随后,案件被退查,侦查机关的办案人员收到补充侦查决定书时也很意外,但是看完阿铃拟的补充侦查提纲后,就只剩“挠头”了。侦查人员就盗窃数量再次调取相关证据进行核查,最终,我们有理有据地将该案起诉至法院。

我们莱州市检察院有一个“合”文化苑,“合”字的关键之意就在于合和之力,倡导团队合作和凝聚众力。我和阿铃就是这样,“一加一”是我们的配置,“大于二”才是我们的追求。

(本报通讯员朱娜)

唐哥“挑刺”助成功

【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检察院】

我的搭档唐亮,是公诉科的员额检察官,因为年龄比我稍大,我喜欢称他“唐哥”。和唐哥相识,是在全市公诉业务竞赛活动中,当时他已经是院里的业务骨干。后来成为同事我才发现,唐哥为人低调,做事认真,业务能力强,科里人都愿意跟他搭档。

更巧的是,我们被安排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桌面对面。有唐哥在,我暗自庆幸,但很快我就“高兴”不起来了。作为公诉科的业务骨干,唐哥对待工作非常严谨,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挑刺”,和他搭档没多久,我就体会到了被挑刺的“痛苦”。

“永靳,你这个案卡填得不完整,下面这个地方也需要填写。”“万某的案子还有几天到期了,记得再把审查报告理顺一下。”……面对亦师亦兄的唐哥,我深知他的“挑刺”纯属善意,更多的是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也因此时刻提醒自己,在办案过程中,丝毫不能马虎,尽量不给唐哥“挑刺”的机会。我以最快的速度理顺了工作,并接连办了几个复杂的大案,看到我案件办理得越来越准确规范,唐哥也为我高兴。

可一不留神,我又被唐哥逮到了“挑刺”的机会。今年1月,我办理了被告人林飞故意伤害一案。2008年春,林飞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后因身体原因于2015年4月保外就医。2017年底,林飞又因琐事将他人打伤,再次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八个月,法院将林飞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与新犯的故意伤害罪所判刑罚合并处罚。

拿到法院判决后,我认真审查了一遍后,发现没什么问题,便像往常一样将判决报告交给了唐哥。“永靳,这案子判决结果不对啊。”唐哥快速浏览一遍后,便发现了问题,“林飞此前曾有两次减刑,判决中计算未执行刑期时没有将减刑的刑期计算在内,但是按照规定,因犯新罪进行数罪并罚时,减刑裁定减去的刑期,应当计入未执行的刑期,所以最终执行刑期少计算了一年零两个月。”

听完唐哥的话,我再次认真审查判决报告,发现确如唐哥所言。我一边反思自己的粗心,一边对唐哥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看到我“悔恨交加”的样子,唐哥不由得调侃起来:“永靳,这次可是又被我挑到刺了啊。”

随后,我院以适用法律错误导致量刑不当为由,对林飞故意伤害一案提出抗诉,最终潍坊市中级法院审理后,采纳了抗诉意见进行了改判。

不知不觉,和唐哥已经搭档6年,其间,我们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办理了一件又一件疑难复杂案件,我也成长为公诉业务骨干。去年,我们又双双成为员额检察官——这其中,唐哥的“挑刺”功不可没。

(本报通讯员王永靳)

贴心启蒙“毒舌”姐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

“138本卷,2000多个投资人,案子还没办完,我可能就先完了。”面对厚厚的卷宗,我满脸忧愁地对我们公诉科的同事李荣说。

“卷宗数量要和体重成正比,咱们科这案子只有你能办。”瞄了一眼我强壮的身形,瘦削的李荣说完就一溜烟儿跑了。

这个号称“毒舌”的李荣,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拥有化学和法律双学位的她,公诉工作十几年,各种荣誉一箩筐。我第一次开庭、第一次提审都是在她的陪伴指导下完成的,工作上遇到问题我也总找她请教。这次也不例外,我手里来了“大活”,又少不了向她求教。

“我们不管,反正检察院不给我们解决,我们就要上访。”“为啥拖这么久还不解决?”几天后,该案中的十几名投资人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已经释法说理一个多小时的我,有点不知所措。

“大家少安毋躁,办案也有时限,我们绝对不会超期办案,如果案子超期了,也有案件管理部门和纪检部门监督我们,案子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办理,很多证据需要时间审查,这是其一;其二,我们正在积极追赃,目前也已经有了一些线索,希望再给我们点时间。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将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大家。”李荣及时赶到,赶紧帮我解围。

投资人听了这番话,情绪也都渐渐冷静下来,没有再说什么,陆陆续续回去了。

就在我松了口气时,李荣却对我说:“他们还会来的,你得做好准备。”“可是我该怎么准备呢?我讲的东西他们都听不进去啊。”我直发愁。“这就是症结所在。你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的诉求。投资人现在最关心的是追赃,因此,要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得想办法让他们安心放心。”我顿时茅塞顿开。第二天,我就开始提审犯罪嫌疑人,找追赃的侦查人员了解案情,经过几天的努力,我对案件整体进展情况做到了如指掌。

一个月后,投资人果然又来了。这次,我及时把工作开展情况告诉他们,并耐心安抚和疏导他们的焦虑情绪。投资人这次没有争吵,表示愿意耐心等待。

这期间,无论是核算数据还是摘录卷宗,在我需要帮助时,李荣总是第一时间向我伸出援手。对庭审预案,我和李荣共同研究了3遍。几个月后,经过两次退查补证,该案顺利起诉到法院,庭审效果非常理想——这一切,都离不开李荣的鼎力相助。

(本报通讯员田筱荷)

同题·山东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 郭树合

[责任编辑: 李瑾]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