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直播

西甲直播

[基层采风]三月里,检察官的仪式感
时间:2019-03-18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字体:  

春天的约定

【兴化市人民检察院】

兴化:检察官和小新种下新树苗

“姐姐,以后每年春天我们都来看这棵小树,直到它长得那么高那么大。”小新(化名)指着远处的一棵大树,满怀期待。

“好,它一定会长高长大的。”3月8日中午,阳光难得的明媚,看着小新欢快的脸庞,我的心情也如同这春日阳光般灿烂,这才是孩子该有的模样。

第一次见到小新是在2017年的6月,我匆匆赶到派出所,看到一个孩子光脚穿着拖鞋在派出所的长椅上睡着了,一走近,他便惊醒了。父亲因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盗窃被刑拘,小新无人照料,举目无亲,只得跟到了派出所。

那时的小新,眼神充满了敌意,问他什么都不答。2017年8月27日,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新的父亲拘役五个月。

案件虽然办理终结,但小新的生活和学习怎么办?我联系社会各方,在他们的帮助下,小新被安排到寄宿制学校就读。我也主动担任起小新的“临时家长”,鼓励并带着他每两周去看望一次父亲。一天,当我接到老师电话,得知小新生病,便立即带他就医,悉心照料,或许就是那个时候,一线阳光终于投射到小新的心里。

小新的父亲刑满释放,接到父亲,小新非常高兴,要回家了,小新和我约定:每年春天都要再见面。

2018年的3月,我送给小新一只小狗储蓄罐。2019年的春天来了,我事先联系了老师,中午便去学校接小新。

“姐姐,这个铁锹好重呀!”阳光下,小新发间的汗水闪闪发亮,小脸通红。

我接过铁锹:“你扶着小树,我来挖坑。”

“最近在学校怎么样?”

“嗯嗯,挺好的,老师说我学习有进步了。”小新有些小得意。

我点点头:“学习是一方面,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男子汉,照顾好爸爸。”

小新拍了拍胸脯:“放心吧,姐姐,我把爸爸管得好好的。”

看着他小大人似的模样,我忍不住笑了。

很快,小树栽种好了,我和小新一起打来了水,浇灌这株新绿。小新高兴地围着小树打转,强烈要求我和他一起与小树合个影。

“愿你和这棵小树一样笔直地向着阳光,茁壮成长。”我在心中默默许下对小新的祝福。

(整理:翁立萍)

嫩芽满枝丫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

无锡滨湖:督促开展生态修复

湖风轻畅,春意盎然。3月6日上午,正值植树节前夕,我来到无锡市滨湖区冠嶂山西南坡的“生态修复性执法示范点”内回访“老友”,180棵熟悉的榉树、朴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然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林木尽毁的萧瑟土坡。

滨湖区依山傍水,绿色资源丰富,但过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频发。家住冠嶂山以卖杨梅谋生的老冯,就一直觉得山坡上社区种的公益林碍事,为了给自己种的杨梅树腾出地方,增加收益,他先后十余次将自家杨梅林附近的树木全部毁坏。结果被护绿队巡逻时发现。

经统计,公益林受损面积2亩,被毁树木共计105株,价值8000余元,老冯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公安机关移送滨湖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18年2月,刚分配到新成立的食品药品和环境资源犯罪检察部的我接手了这起案件,并以上述罪名对老冯提起公诉。

在和老冯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很沮丧,一方面他认罪服法,但另一方面也道出自己的苦衷:“这些树挡着杨梅采光,每年杨梅收获都欠丰,以前看到别的村民也这么做,我以为不要紧,谁知犯了大错。”

考虑到该案有现实教育意义,为了避免出现“人坐满刑期,荒山依旧在”的局面,我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积极探索追究民事赔偿责任。经汇报,院里决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老冯赔偿林木被毁损失,并补植恢复被毁生态环境。该案经调解,老冯自愿购买树苗,并支付生态修复费4万余元用于林木养护,保证用心打理,弥补犯下的错误。最终法院对老冯从轻处罚,适用缓刑。

去年的植树节这天,我陪着老冯来到案发现场,一起种下了榉树、朴树、榆树等树苗,以恢复被破坏的环境。许多村民也自发前来帮忙,纷纷表示没想到砍几棵树就犯法,也懂得了盗伐林木的严重危害。

之后,我也定期前来复核,在老冯的精心养护下,林地资源渐渐得到了有效恢复,这片补植林木地也被区里确定为“生态修复性执法示范点”。

今年的植树节,望着眼前这片绿意点点的公益林,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绿色司法”理念下,对破坏生态环境类案件采取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方式来护航绿水青山,才是公益诉讼的应有之义。

下山的时候,刚巧碰到前来查看树木的老冯,他热情地招呼道:“检察官同志,你又来啦,我们山里人做事言出必行,你看,这些树已经开始发芽啦。”我抬起头,但见春风一吹,我们亲手植下的树木已纷纷冒出了新芽,缀满枝丫。

(口述:周瑱 整理:陆梦丹 王辉)

别样植树节

【盱眙县人民检察院】

盱眙:到补绿现场植树

“‘小篱笆’‘挂木牌’‘系红带’,认养一棵属于自己的小树,在空闲的时间来到大自然的怀抱。”在植树节前夕,我院院内张贴着的这幅创意海报,吸引着众多干警的眼球。“众筹去扶贫点认养林木,到补植复绿基地挂‘牌牌’”一时间成为了干警间交流的话题。

“以往的植树节,我们与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可以到自己的补植复绿基地去啊。”前几天,同科室小胡的一句话,点醒了正在筹划植树节活动方案的我,对啊,就去搞一次具有仪式感的植树节活动。

说起补植复绿基地,这是盱眙检察人引以为傲的地方,一提起它,大家内心充满着作为检察人的自豪感。从一块用于堆放附近镇街十余年来各种垃圾的废地到占地总面积1400亩的集生态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环境资源保护平台,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有幸用相机记录下宣读检察建议书的瞬间,并参与接待省、市两级人大代表赴基地参观等活动。

位于补植复绿基地附近大雨山山麓的茶农也得益于这里环境的改善,所种植的茶叶成了热销品。一时间,补植复绿基地成为了青年干警和茶农们的“宝地”。

“植树活动的选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树苗我们可以从扶贫点的农户手里购买,每棵树苗采取自愿认养的方式。”我和青年检察官先锋队的队员们商量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张支书,上次我们去扶贫点走访时听说你们村有树苗出售,我们想购买一些,不知您是否可以提供便利?”民行科干警丁铁城第一时间联系了其帮扶联系点的村支部书记。

“认养也要有仪式感,比如定制精致的木牌,刻上每一位认养人的名字,木牌上还可以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并且用红丝带绑上。”政治处干警胡煜知也帮着出谋划策。

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组建众筹群、和扶贫联系点联系树苗、统一订制认养木牌、准备好栽树工具……3月10日,在院党总支的统一安排下,通过众筹方式领养的100余株树苗到达了补植复绿基地现场,干警们热情高涨,从扶苗、挖土、铲土到挂木牌、刻名字、系红绳,干警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亲手种下一株株属于自己“订制”的树苗。

“这次活动不一般,既圆了自己的一个梦,也为扶贫、生态环境、补植复绿基地做了一份贡献。”在回来的路上,大家想起扶贫村的农户和雨山山麓的茶农们阳光般温暖的笑容,纷纷感慨道。

(整理:汪远)

小院有暖意

【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

连云港:慰问涉案家庭未成年人

三月天,乍暖还寒。我院的女检察官们决定去一个农家小院送温暖。

最近,这个小院子一直笼罩在彻骨的寒意里。2018年11月的一天,方某因家庭矛盾涉嫌杀害了妻子张某,而他们的三个孩子亲眼目睹了案发过程,这三姐妹分别11岁、8岁和3岁。特别是11岁的小薇(化名),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事发后,三个孩子回到了爷爷奶奶身边。目前,该案正在我院审查起诉。

“三八”节前,在谈到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时,有干警提到了这件事。大家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去这个小院子看看。未检处副处长王帆特意提醒说,“大家记得穿便装去。”

于是,节前一天,我院和海州区检察院女检察官代表自发购买了慰问品和文具用品,前往农家小院。

尽管大伙儿都有思想准备,但一大早到了那个小院子,还是为三个孩子的现状感到特别心疼。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小薇没有心情做功课,夜里常常惊醒,她偶尔暂住在隔壁的大伯家,替爷爷奶奶减轻负担。

女检察官们先是带着小姐妹三人做起了游戏,然后各自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心理安抚或功课指导。同去的人中,还有团委的工作人员和专业心理医生。

在另一边,我院政治部主任周小纯把慰问金、慰问品和文具交到爷爷奶奶手中。问及家里的生活,老人们表示,最担心的就是这三个小孩没法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

“您老放心吧,我们在办案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了,来之前,我们就做好了专门的帮扶计划。你们家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我们已经准备好材料了。另外,还会有多部门联合的长期帮扶,孩子的上学和生活保障一定都没问题的。”

“那你们能常来走动,关心关心我们吗?”奶奶边说边撩起衣角擦眼泪。

“一定的,不仅我们来,老师、民政部门的同志,也都会来的。大家会合起力量,一直关心这几个孩子的,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呀。”

日头已高,暖意渐浓,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检察官阿姨们告别。

“这只是开始,我们一定会常来。”走出农家小院,大家互相鼓劲说。

(口述:顾海燕 整理:杨占厂 胡吉)

爱心浇灌

【宜兴市人民检察院】

宜兴:法治巡讲走进校园

植树节到了,带着儿子去老家植树。路上,儿子问我:“妈妈,你会种树吗?”“会啊,我每天都在种树呢。”“可你不是检察官吗?”“我的工作就是植树育苗呀。”是的,就职于未成年人检察部,我的工作就像是植树,办案收集证据是“刨土”,宣讲法治知识是“播种”,引导涉罪孩子走上正途是“扶苗”……

办理案件时,我们需要有一挖再挖的刨土精神。去年夏天,我办理了一起奸淫幼女案件。犯罪嫌疑人陈某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这类案件证据少,取证难度大,为办成铁案,我对物证、证人证言逐一进行复核。面对扎实的证据,陈某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法院也对起诉书所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予以认定。

除了“刨土”,未检工作还得“播种”。对于那些受到侵害的小女孩,我努力为她们寻找心理医生,拨开她们心中的雾霾,种下希望的种子。去年,针对校园欺凌、性侵未成年人现象多发,我先后到20多所中小学,为2万多名师生进行法治宣讲,还组织编撰了《防校园欺凌》《防性侵》手册,尽量用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和透彻的说理,提高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

在未检部门工作三年多,我看到了上百个孩子的曲折成长经历,工作思维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以前想的是怎么把坏人绳之以法,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帮助这些涉罪未成年人走上正途。

去年2月,16岁的犯罪嫌疑人小王因为哥们儿义气,一怒之下将被害人打成了轻伤。经过认真仔细的审查,对小王以故意伤害罪起诉顺理成章。可是一旦起诉,这将成为小王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慎重点,再慎重点,我一再地提醒自己,对涉罪未成年人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慎之又慎。

随后,我对小王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学校,周围同学都说小王其实本性并不坏,老师也反映小王平时学习认真,与周围同学相处时也多为别人着想。在交谈过程中,小王情绪非常低落,说着说着又嚎啕大哭起来。“检察官阿姨,我是不是要去坐牢了?那我以后可怎么办呀?我真后悔,不该一时冲动打伤别人。”感受到小王内疚自责的同时,我也发现他的法治意识十分淡薄。在发现小王还有教育、挽救的希望后,我对小王开展训诫和法治教育,告诫他要遵法、守法,又积极与小王父母、被害人进行沟通协调。历经几次面谈、几十次的电话沟通,终于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西甲直播也依法对小王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目前,小王已顺利度过考察期限,也找到了工作,顺利回归了社会。

未检工作就是植树育苗,需要用爱心和温暖去浇灌,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一棵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

(口述:蒋亚芳 整理:陈莹 唐文英)

检测“神器”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

苏州相城:开展餐饮行业专项监督

“猜猜今年的消费者权益日,我们有什么新动作?”近日,同事何俊强向我卖了个关子。“设摊宣传?送法下乡?都不是?”我被他勾起了好奇心。“走,这次带你去看看区市场监管局如何执法,还有你没见过的‘神器’。”

自公益诉讼开展以来,我们办理了好几起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罂粟壳不能添加到食品中,一旦长期食用不但容易上瘾,严重时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但有些无良商家仍铤而走险,偷偷在火锅里、卤菜汤料里添加罂粟壳。为了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近期我院督促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专项检查,重点以火锅底料、麻辣烫等非法添加风险较高的餐饮行业为检测对象,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违法行为。

“罂粟壳我们肉眼就能分辨出,如果舀一勺汤料上来不是直接就能看见吗?为什么还需要检测呢?”看到执法人员忙碌的身影,我好奇地问。“这个问题问得好”,区市场监管局的张队耐心解释:“罂粟壳容易分辨,但如果把罂粟壳磨成粉加入汤料里面熬煮,你是不是就看不出来了呢?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这个神器了。”张队向我展示了一种叫作“罂粟壳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的神器,“你看检测卡上面有两条线:上面一条是对照线(C线),下面一条是测试线(T线)。如果T线区和C线区出现2条紫红色线,说明检测结果呈阴性,火锅中不含罂粟壳成分;如果只在C线区出现1条紫红色线,则说明检测结果呈阳性,火锅中含有罂粟壳成分。”张队一边说,一边对旁边一家麻辣烫店的样品进行检测,很快我就看到了2条紫红色线,该店顺利通过检测。

这时另外一组发现了“情况”:有一家早餐店的面粉里疑似发现罂粟壳。张队使了个颜色,表示不能声张,摸清情况后再找商贩做笔录。“我们要不动声色,否则人去楼空就没办法了。”张队向我解释。

接下来,执法人员又随机抽查了辖区内的几家卤菜、火锅等餐饮店。不时有围观群众好奇地围过来,询问这是在检测什么,我们就顺势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普法教育课”。一个大妈听后颇有感触:“原来往食品里添加罂粟壳有这么大的危害啊,多亏了你们检察官严厉打击这些不法商贩!”

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从办公室来到执法一线,从往日的设摊宣传到深入群众释法说理,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节日“仪式感”。要增强西甲直播与行政机关协调配合能力,更好地形成打击合力,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整理:尤萍)

同题·江苏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卢志坚

制图:王晓杰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