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大姐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检察院】
和王研一个办公室已经两年多了。她是我们公诉科的副科长,跟我是对桌,因为是校友又是老大姐,所以我更喜欢称呼她王大姐。王大姐爱唠叨,这仿佛就是她的专利和名片,办公室不整洁她唠叨,开庭注意事项她唠叨,卷宗质量她唠叨……一天天的工作就在王大姐的唠叨声中度过。
2016年,我从政治处被调整到公诉科。作为一名公诉战线新兵,我有幸跟王大姐分在一个办案小组。王大姐是员额检察官、全省优秀办案能手,我是助理。所有案子的办理,从阅卷到讯问犯罪嫌疑人,从审结报告到起诉书的起草,从出庭预案到判决裁定审查,直至案件流程结束总少不了王大姐的唠叨。她的唠叨仿佛一颗定心丸,又如同茫茫大海上的导航灯,使我能够及时修正办案中的瑕疵和短板,当梳理案件线索进入山穷水尽时,又能指引我找到新方向。
记得协助王大姐办理阎某等7人涉嫌集资诈骗案时,40多册的卷宗材料,让我一个公诉新人脑袋发蒙。王大姐边鼓劲边风趣地说:“做好阅卷笔录,按时间顺序列出表格,把所有被害人的名字、投资数额、投资方式、损失价值都统计出来,看起来方便,以后开庭举证也直观。”王大姐办案的细心与娴熟,让我肃然起敬。
“一定别忘了自己看看司法审计报告书的认定数额是多少,一般审计报告会把诈骗数额计算得比较清楚,如果涉案单位没有正规账目或者都是线上操作的话,就比较麻烦。”我按照王大姐的叮嘱仔细阅卷后发现,她的唠叨简直如神一般的巧合,涉案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财务,也没有相应的财务报表、现金账,所有诈骗活动均系线上操作,审计机关无法审计。
我赶紧向王大姐请教,王大姐指导我找公安机关技术部门对扣押的涉案电脑硬盘数据进行远程勘验,将诈骗平台的资金流做成电子数据,附卷审查,并制作补充侦查提纲。“千万别忘记让公安人员把电子数据刻录光盘,以后整理审结报告的话能省很多事儿。”王大姐又嘱咐道。公安机关经技术处理,将所有涉案的人员名单全部整理出来,涉及全国8个省份20几个城市300余人,集资金额达2亿多元。最终,7名犯罪嫌疑人均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开庭路上、取证途中,总会伴随着王大姐的唠叨,既亲切而真挚中肯,又温暖且催人奋进,成为点缀紧张、缓解忙碌的最美音符。
(本报通讯员黄瑞峰)
公诉伯乐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
转眼间,我工作已满9年,从最初的激情到中间的迷茫再到如今的坚定,回想走过的路程和心态的改变,很多都源自于她的影响,可以说她是我的一位人生导师。
她总是热情洋溢、充满活力,脸上时常挂着温暖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就是办理多个全国知名大案要案、带领我们快速成长的槐荫区检察院检察长郭一星。
2010年,办理第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因涉及罪与非罪分歧,我第一次到济南市检察院进行汇报,时任公诉二处处长的她听完汇报后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句:“不错嘛,这姑娘像是干公诉的!”接着便一口气指出很多问题,既有格式程序也有实体内容,甚至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措辞、证据的顺序,当时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读书时导师让我反复修改毕业论文的场景。
这便是我和郭检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既有鼓励也有鞭策。之后,我在制作审查报告时都更加严谨,尽量滴水不漏,汇报案件时力求自己说得清楚、别人听得明白。“这姑娘像是干公诉的”这句鼓舞人心的话也一直陪伴我9年的公诉路。
“我都三十好几了,参加也不一定能选上。”2017年下半年,我在报名参加山东省公诉人比赛的集训时打了退堂鼓。郭检诧异地睁大了眼睛:“小秦,你才多大?人生能有几回搏啊?能够敢于去拼搏是件很幸福的事!”“我现在都快50了,每天来回50公里上班,路上就听新闻广播,早上7点再到单位看专业书籍,浑身一股劲儿,你这花一般的年龄可要不负韶华啊!”望着郭检那真诚、期待、热切的眼神,我无言以对。过了良久,我笃定地说:“郭检,请您放心,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眼前这位榜样就像我心中的启明星,打消了我所有的畏难情绪,我全身心投入到集训中。其间,郭检作为往届十佳公诉人把她当年参赛的经验如数家珍分享给我们,对疑难复杂问题亲自悉心指导,作为国家心理咨询师还时常给我们作心理疏导,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参赛。就这样,在第七届全省公诉人竞赛中,我荣获“全省公诉标兵”称号。
回想一路走来,从集训到比赛,紧紧张张、忙忙碌碌,我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满满,根本没有考虑过结果如何。此时,我突然深刻理解了郭检那句,“敢于拼搏是件幸福的事情!”
(本报通讯员秦珊珊)
坚实后盾
【山东: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检察院】
我是寒亭区检察院控申科的一名“新鲜人”。在控申工作4年多时间里,我被评为省“第二届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办理的刘某不服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申诉案被评为“全省西甲直播精品示范案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我的一位“师傅”——专职检委李志刚。
李志刚的检察工龄跟我的年龄一样大。他年近50,却有着一颗年轻人的心,我们经常说他是我们“师傅”。这个称呼,不仅来源于他丰富的办案和为人处世经验,更来源于他遇到问题勇于担当、为下属作表率的人格特质。
记得刚到控申的时候,面对那么多来访人,我打心底里忐忑,害怕由于说话方式不对“惹恼”来访人,处理不当又引发新的矛盾。每次聊起来,师傅总会说:“怕什么?来访人信任咱们,才到检察院反映诉求。控申科与来访人是‘站在一边的’,咱们只要耐心、细心,处置合理合法,就算不能满足他们的诉求,老百姓也会理解咱的!”听了师傅的话,我顿时感觉心里有了底。
师傅是我工作中最坚实的后盾。在办理刘某不服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申诉案时,由于该案是9年前的案件,原案被告人在案的住址、联系方式都已变动,我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有些灰心了。这时,师傅就来给我加油打气:“遇到这么点问题就要放弃了?找人还有很多途径,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呢?再试试!”于是,我重新鼓足勇气,又和原案被告人的村委仔细捋顺其人际关系,辗转找了十几位邻居、亲戚。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案被告人终于找到了!我赶紧找原案被告人作完笔录,根据审查中发现的法律适用错误提请抗诉,最终,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改判。
有一次,一个老上访户来到接访大厅,刚进门就高声叫喊,引得其他来访人议论纷纷。我多次制止,可她根本听不进去,严重扰乱了接访秩序。这时,师傅出现了。只见他把来访人引导到接谈室,谈了一会儿,就听到声音渐渐弱了下来,不一会儿,那位来访人就离开了。我向师傅讨要“秘籍”,他笑着说:“哪有什么秘籍,无非就是跟她说清扰乱接访秩序的法律后果,然后再说她的案件。”
师傅不仅教我怎么干好信访,在生活中也会教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态度。我为有这样一位师傅而感到自豪。
(本报通讯员刘梦妮)
快手“慢”姐
【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检察院】
“又来‘大活’了,光卷宗就十几本,还有5个危险驾驶的案子,要是按这个分案速度,我们一上班就忙着灭灯,灭完一个,下一个就该亮起来,就是没有停歇的时候。”一次分案时,蔄姐这样嬉笑道。
蔄姐,全名叫蔄冬青,今年4月,从侦查监督科调整到公诉科,我有缘和她成为“半路”搭档。之所以说是“半路”,是因为蔄姐从事检察业务工作11年多了,早已成长为业务骨干了,休完产假后,她又回到“戏份多、任务重”的公诉科,是一名员额检察官。而我呢,2017年5月,才从政治处调到公诉科,成了她的检察官助理,我俩结队成了“姐妹”。
蔄,这个姓不常见,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念,正确的发音是màn。其实,办起案子来,她可不慢,是个办案快手,更是办案高手。
“案子诉走了一波,接着就会分来另一波,一波推一波,所以手头的简单案子要快诉快办!”蔄姐是这样要求我的,也是这样做的。
拿到卷宗,蔄姐总是先浏览一遍,把事实清楚、证据链条较完整的案子和那些疑难的、复杂的案子理顺分类,为“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作好准备。
“小来,案子退查了,你可别忘记系统里送案哈。”“小来,判决书下来了,你记得把案卡填写完整,案件部分和嫌疑人部分都得填写,收到判决书后三日内把判决审查表发过来给我审批呀。”……蔄姐的火眼金睛,总是能及时发现我的“漏项”和“低级错误”,而每一次,我都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自责。面对亦师亦友的蔄姐,我深深感谢她的善意提醒、细致与专业。
小花和小威系同乡,小威从小花捡拾的一部手机里发现了一条含有银行卡号的信息。小威便用小花的微信绑定了该手机主人的银行卡,并从中转出1万元平分。后小威瞒着小花又转出了4万元占为己有。
摘录完审查报告后,我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案例,对案子的定性为盗窃罪还是信用卡诈骗罪还是拿捏不准,便向蔄姐请教。她审查完全部证据材料,引导着我思考影响定性的关键问题,一步步地给我点拨,最终我拿定意见,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起诉后,法院依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对二人作出判决。
从今年4月与蔄姐结对以来,办案系统里已有130多起案件。在蔄姐悉心地“传帮带”下,我这个小助理逐渐琢磨出了公诉之道,办案组也爆发出满满的干劲,展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在日照东港落地生根的生动一角。
(本报通讯员来庆艳)
感受痴迷
【山东:滨州市沾化区人民检察院】
从两年前进入公诉科起,我就在科长张甲良手下“打工”。他是“全省优秀公诉人”,是我院的业务“大拿”。
入职第一天,他作为科长和我谈心谈话,问我为什么选择检察事业,我由于紧张答不上来。他微微一笑,谈起他的工作经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师,而后通过律考当上律师,后来又考入检察系统。这次入职谈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当一个守护公平正义的公诉人。
我最佩服的是他不仅把办案作为一项工作,还把办案作为人生爱好和追求来对待,已经到了“痴迷”办案的程度。公诉工作繁忙,在开庭之外,他的一天通常这样度过:一早来到单位收拾完卫生,坐下拿起卷宗一看就是一天,除了事务性工作之外,时刻都在伏案工作,直到下班还是最后一个离开。当案件太多时,他选择悄无声息地加班。与此同时,他还要承担起整个公诉科的督导调度工作,替我们把关,时刻关注是否有案件超期、是否已经送案等问题。
他是我公诉人征程中的第一个老师。我到公诉之后,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是一起故意伤害案,言词证据非常多,制作审查报告的工作让我手足无措。科长看到后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精炼高效制作审查报告和起诉书,如何分析案件,并逐字逐句修改我的审查报告,教我掌握法律文书制作的窍门。
前一阵,科长办理本地监察委移送的首例职务犯罪案件,受邀提前介入调查,引导调查取证。在案件移送起诉之后,他在全面审查案件的基础上作出了逮捕决定,仅用十多天就提起公诉,最后指控事实全部被法院采纳。案件迅速顺利办结的背后,是科长彻夜研究案件、草拟审查报告、制定出庭预案的忙碌背影和辛苦付出。
当卷宗积压成山,案件警示灯亮起,连续加班压力非常大时,我抬头看看科长办公室里还亮着的灯,知道他在陪伴着我们,顿时就感到安心、放心。面对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想要向他抱怨工作太多太累,我们都说不出口。
不仅如此,科长的言传身教还教会我办理案件不仅是制作整理卷宗、审讯犯罪嫌疑人、出庭支持公诉,还要考虑到社会公平正义、案件背后的家庭,从事这个职业,要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他是我的榜样,我也想一步步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本报通讯员高赛赛)
五好导师
【山东:莱西市人民检察院】
我进入公诉大家庭已近两年时间,从刚到公诉科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第一次出庭时的不知所措到而今的有条不紊,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院副检察长周建春。
对于周检的大名,我初到检察院时就已如雷贯耳,他从检近30年,参与并办理了近千起刑事案件,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记个人一等功、获山东省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
初到公诉科,院里安排周检做我的业务导师。对于我这个业务生手,他没有一丝不耐烦,从办案程序到事实认定、证据分析,一点一滴手把手地教我,步步把关、严格审查。为让我尽快熟悉业务,他经常带我出席庭审,跟我分析庭审细节,使我对审查起诉工作有了切身体会。
“办案中一点点的粗心可能最终酿成冤假错案,对于事实认定的疏忽可能导致事实不清,无法认定;对于证据审查的一点点不细致可能导致证据瑕疵,无法补正。”在周检言传身教地带动下,“耐心细致”这几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办理每一起刑事案件的具体行动。
日复一日,我参与办理案件已百余起,可周检却没有一句夸赞。“为了办案而办案很难提高水平,你以后怎么能应对疑难复杂案件?”一句话点醒了我!于是,工作之余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专注于各类理论和实务书籍,以及指导性案例等等。今年员额检察官遴选,我成功入围,这与周检平日的教导和指引密不可分!
周检身材并不高大,却承载了巨大的能量,被同事们称赞为“五好人”(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同事、好领导)。我的老家在外地,有幸遇到如此暖心的领导,让我丝毫没有外乡人的感觉,生活中零零散散的困难事儿都会找他帮忙解决。每逢节假日不能回家,他像老大哥一样对我的生活嘘寒问暖。看到我加班时,他还会推门跟我唠叨几句:“注意休息,不要熬坏了身体……”
(本报通讯员神玉海)
同题·山东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郭树合
制图:张雪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