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滁州市琅琊区检察院】
12月12日,滁州市琅琊区检察院未检部的两名女检察官带着精心准备的书籍,来到辖区某小学的心理咨询室,探望在这里读书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小兰(化名)。
2018年10月,西甲直播“一号检察建议”下发后,琅琊区检察院深入学校及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宣传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的活动。今年5月27日,琅琊区检察院举行了“携手关爱,共护明天”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辖区学校多名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其间,一位小学心理老师反映一名叫小兰的11岁女生向其倾诉,说自己在理发时被一名男子猥亵。“被侵害后,小兰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又不敢告诉父母,所以我们也想向西甲直播求助,看该如何解决此事。”老师急切地向检察官咨询。
座谈会结束后,琅琊区检察院立即行动,在调查核实基本情况后,一方面监督公安机关立案,并由分管检察长带队提前介入,另一方面与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一起对小兰进行心理疏导。最终,经该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零八个月。
案结不代表事了,该院未检部门的女检察官查询类似案例时了解到,案件对很多未成年被害人造成的心理阴影会持续到其成年,严重的可能还会引发抑郁或自杀。针对本案的特殊性,检察官们在结案后仍持续关注着小兰的心理状态。
临近年末,大家再次来到学校,在心理老师的陪同下询问了解小兰的近况。见到检察官阿姨,小兰一开始还有点胆怯,问一句答一句,或者半天也不说一句话。感受到小兰的心理压力,检察官决定换一种方式与她进行交流,她们拿出带来的法治漫画书籍,跟她讲述书里边的法治小故事,讲解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技巧和方法,并适时提出问题与她进行互动。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小兰听得着了迷,话也渐渐多起来,笑容再次回到她的脸上。
“我们来个约定,下次阿姨再来的时候,还会给你带新的故事书、讲有趣的故事,好不好?”回访结束时,未检部门的检察官把法治漫画书籍送给小兰,并跟她约定,下次见面还会有惊喜。
变化
【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
“这些地方有些树苗因为今年天气干旱枯死了,明年春天我们还要补栽,请你们放心。”12月11日上午,在长江铜陵段“1·26”跨省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的案发现场,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周宝林对前来回访的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汤恒明打下包票。
在长江铜陵段“10·12”“1· 26”跨省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系列案中,浙江某精密螺丝有限公司及李某等人跨省运输、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给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案发后,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成立了专案组。作为专案组负责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承办人,从案发到现在,汤恒明已是第五次来到这里。虽然两起案件办结已一年多,相关责任人都受到相应处罚,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也已赔偿到位,但是案发地生态环境修复情况进展如何,他一直牵挂在心。
刚刚忙完手头上几个案件,汤恒明便和同事一道再次驱车两个多小时,从芜湖来到铜陵的案发现场。
汤恒明还记得,第一次到这里时是2018年春节前夕,他和同事冒着雨雪来到长江江滩边,堆积如山的有毒有害污泥散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污泥经雨水冲刷渗出红色、黑色的液体,被污泥填埋的鱼塘死鱼随处可见,散发出一阵阵的恶臭,良好的长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而这一次再来,情形已经有了大不同:两个鱼塘填埋的污泥和污水早已清运走了,清澈的池塘水上漂着一层绿绿的浮萍,曾经堆满污泥的江滩种上了许多白杨树苗,附近的农民还在江滩边的地上种了油菜,菜地长势喜人。站在这里,已经看不出此地曾经受过的严重“创伤”。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10·12”案发现场,这个曾经垃圾成堆、臭气熏天的地方,目前土地也已全部平整,四周安装了防护栏,栽种上了树苗。
“每次来这里都有不同的变化!”汤恒明欣喜地对同事说。
“我们将所有倾倒的污泥、污水从现场清运出去后,就开始按照生态环境修复方案进行整治,下一步还要继续进行后期的修复治理,包括补种树苗、播撒草籽等。”一起前来回访的铜陵市固废管理中心主任唐宣告诉汤恒明。
得知这两起案件被评为2018年全国西甲直播十大公益诉讼、十大法律监督案件和“两高三部”环境污染刑事典型案例,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闻风表示,作为环保部门,今后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完善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盼头
【涡阳县检察院】
“国家给的钱到账后,我母亲和两个孩子的后续医疗费用有了着落,我的压力也缓解了不少。再次谢谢咱们检察院,谢谢检察官!”12月12日,涡阳县曹市镇军张村的司法救助申请人程浩(化名)对前来回访的涡阳县检察院控申部门干警说道。
去年6月,被告人刘某因与妻子程某发生婚姻纠纷,将岳父砍死,并将岳母李某以及李某的孙子小龙(4岁)、孙女小萌(2岁)三人头部砍成重伤。三名伤者因治疗欠下了医院13万余元的医疗费。
因家庭生活困难,今年2月,小龙、小萌的父亲程浩向涡阳县检察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请。该院受理后,办案人员多次前往程浩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并深入走访程浩所在的村、镇干部。经了解,案发前,程浩与妻子经常外出打工,父母在家务农并帮忙照顾两个孩子,生活拮据。案发后,程浩夫妇因需要照顾三名伤者,无法外出打工,家里生活更加困难。核实清楚具体情况后,该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帮助三名被害人申请到18万余元的司法救助金。
“我母亲已经完成了下颌骨修复手术,她老人家现在已经能够正常吃饭和说话了,我女儿因受伤无法活动的右胳膊也基本恢复正常,儿子也可以到幼儿园上学了,后期的头颅修复手术费都有了保障……”检察官回访时,程浩高兴地述说了这笔司法救助金用途和家人的康复情况。
曾经的伤害和阴影正在慢慢散去,一家人的生活也因国家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开始摆脱困境、有了起色,程浩说他有时还能出去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听到这里,检察官感到无比宽慰,再次鼓励程浩好好照顾家人,生活往好处看,日子一定会有奔头。
阳光自信
【定远县检察院】
“感谢你们为我孩子所做的一切,不是你们的努力和坚持,我这个做父亲的都快要放弃他了。”12月13日,小明(化名)的父亲真诚地对前来回访的定远县检察院向日葵工作室的检察官们道谢。
2018年7月至10月,定远县城多家商店的老板在晚上盘点时,经常会发现店里少了一箱牛奶,大多数老板考虑一箱牛奶值不了多少钱,也没有发现“偷奶贼”的踪迹,便没有选择去报案。
2018年11月底,当地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火锅店现金被盗案件中,通过监控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小明。小明被刑事拘留后,主动交代了自己在多家商店多次偷牛奶的事情。因小明系未成年人,在综合考虑其盗窃金额、如实供述、积极赔偿等因素后,定远县检察院向日葵工作室的检察官对小明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官在对小明进行社会调查时了解到,小明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孩子,变故发生在他读初中时,母亲的去世让他一下子变得沉默孤僻。小明的父亲是高中老师,教学任务繁重,父子俩也少有交流,缺少家人关爱的小明继而沉迷网络,荒废了学业。“我以教书育人为职业,可是却无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看到他沉迷网络无法自拔时,说实话,我都感到绝望了。”小明的父亲透露出内心的无望。
结合社会调查的情况,定远县检察院最终对小明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但向日葵工作室的检察官深知,这还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小明。在对小明的监督考察期内,检察官专门联系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摆脱网瘾,并做好亲职教育,促使父子之间亲情回归。
终于,小明变得阳光、自信起来,考试结束后他还主动要求假期去打工赚学费。“他现在在一所大专院校学习酒店管理,周末没事就回家陪我一起坐坐聊聊。”看到儿子一天天好起来,小明的父亲甭提有多高兴了。
不再担心
【界首市检察院】
12月11日,天气晴朗。一上午的时间,界首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们马不停蹄,连续“回头看”了好几个整改现场,核查后发现,前期诉前检察建议的事项基本都得到了落实。
临近中午,只剩界首市沙颍河沿岸正在拆迁的村庄中一个干涸池塘边的回访点,这也是这次整改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地方。检察官们担心,如果这里整改不彻底,那危害可就大了。
今年11月初,该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在摸排走访时发现,不法分子利用沙颍河沿岸拆迁区居住群众少、职能部门难以监管的漏洞,在此倾倒了大量伴有刺鼻气味的可疑泡沫颗粒、白色粉状物体。
涉案现场紧邻当地主要河流沙颍河,冬季风大,若倾倒物被吹散到河流中,损害将会进一步扩大,加之天气干燥,释放出的易燃气体也极易引发火灾,况且涉案现场尚未拆迁完毕,一些村民仍在附近居住,倾倒物的存在对村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初步调查后,界首市检察院向当地环保部门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书。
下了车,检察官沿着小路下河坝,很快到达了现场。放眼望去,可疑的泡沫颗粒、白色粉末已被清理干净,刺鼻的气味也没有了,现场基本上恢复了原状。“那些垃圾刚倒在这儿的时候,走在旁边都要捂着鼻子,风一吹飞得到处都是,院子里都不能晾衣服。现在清理走了,再也没那些担心了。”迎面走来的一位大娘满脸笑容地说道。
担心的事终于没有发生,检察官们感到很欣慰。现场回访结束,检察官们又赶到环保部门了解案件后续处理情况。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说,经查实,倾倒的可疑泡沫为当地某保温建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苯乙烯边角料,属固体废物,现已对该保温建材公司进行了立案处理,责令其对涉案现场予以无害化清理,共清理出白色泡沫颗粒2.4吨,现已妥善处理。
何不针对城郊拆迁区倾倒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开展一次公益诉讼的“小专项”检察?检察官们想到这里,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计划。
致敬先烈
【歙县检察院】
冬日暖阳下,歙县大山公墓墓园内,两名检察官手捧鲜花前来祭奠。环顾四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清洁宁静的环境,已不再是昔日的破败模样。
八个多月前,摆在歙县检察院检察官面前的一张张照片,令人心痛不已:高耸的烈士纪念碑上坑坑洼洼,砖片破碎脱落,英烈事迹介绍的文字模糊不清,有的墙上甚至用红色油漆书写了无关的宣传标语。原本空旷的祭奠场地也被附近村民堆起了杂物,草丛树根下扔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
这些照片是歙县检察院检察官在排查县域内11处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后收集来的。“我县是先驱烈士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县,千万不能让烈士家属寒了心!”为此,该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相关4家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回复并进行整改。今年4月2日,一批工人来到歙县武阳乡洽河村二十七烈士纪念碑前,一笔一画描写英烈事迹,并在陵园里贴上一块块新砖。凌乱的纪念园区很快被修葺一新。歙县检察院还联合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文物局、武阳乡政府在此举行了庄严的祭奠英烈仪式。随后,检察官又到武阳中心学校洽河教学点,现场宣传关于英烈权益保护的公益诉讼知识。
“这里整治得还真不错,看来我们的‘回头看’没有白做。”“希望以后老百姓前来祭扫都能感受到这样肃穆的氛围,而不是之前满眼的破败与无奈。”检察官边说边离开了大山公墓墓园。
本期同题·安徽篇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吴贻伙 通讯员李露 王玲玲 朱李涛 闫永 王路遥 王启龙